(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杭州市名校高考化学第一次调研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杭州市名校高考化学第一次调研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8b5568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2

(5)在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己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CaCuSi4O10,其合成原料中用CaCO3代替了BaCO3,其它和“中国蓝”一致。CO32一中键角∠OCO为___。根据所学,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更___(填“高”或“低”)。

(6)自然界中的SiO2,硬度较大,主要原因是___。下图为SiO2晶胞中Si原子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图(即俯视投影图),其中O原子略去,Si原子旁标注的数字表示每个Si原子位于z轴的高度,则SiA与SiB的距离是_____。

【答案】2 3d9 O或氧 1个3s 3个3p BaSO4 120o 低 SiO2是一种空间网状的共价晶体,共价键结合较为牢固 【解析】 【分析】

⑴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计算n值,Cu2+ 的价电子排布式根据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 得出。

⑵“中国蓝”中Ba2?、Si都不存在孤对电子,而O原子中存在孤对电子。

⑶SiO2是空间网状结构,一个Si原子周围连有4个O原子。Si原子核外最外层有4个电子,恰好与氧原子形成4个σ键,无孤对电子。而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和容纳孤对电子。所以SiO2中Si的杂化类型是sp3,也就是1个3s轨道和3个3p轨道形成。 ⑷含有硫元素的阴离子是正四面体,最可能是硫酸根。

⑸碳酸根中C提供4个电子,O不提供电子,加两个负电荷,6个电子形成3对电子,属于sp2杂化,平

2d 2BaCO3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o,对于碱土金属,同主族从上到下离子半径递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递增,

比CaCO3稳定。

⑹SiO2是一种空间网状的原子晶体,共价键结合较为牢固,SiA与SiB 在y轴方向上距离为

1d,在z轴2方向上距离为【详解】

1dd2d,所以SiA与SiB之间的距离?()2?()2?d。 2222⑴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计算出Cu的化合价为+2,故Cun+离子中n=2,Cu的价电

子排布式3d104s1,当失去2个电子时价电子排布式变为3d9,故答案为2,3d9;

⑵“中国蓝”中Ba2?,Si都不存在孤对电子,而O原子中存在孤对电子,所以只能氧原子来提供孤对电子,故答案为:O;

⑶SiO2中Si的杂化类型是sp3,也就是1个3s轨道和3个3p轨道形成,故答案为:1个3s,3个3p; ⑷含有硫元素的阴离子是正四面体,最可能是硫酸根,所以钡矿化学式是BaSO4,故答案为:BaSO4; ⑸碳酸根中C属于sp2杂化,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o,对于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BaCO3比

CaCO3稳定,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更低,故答案为:120o,低;

⑹SiO2是一种空间网状的原子晶体,共价键结合较为牢固,SiA与SiB 在y轴方向上距离为

1d,在z轴2方向上距离为

1dd2d,所以SiA与SiB之间的距离?()2?()2?d,故答案为:SiO2是一种空间网状22222d; 2的原子晶体,共价键结合较为牢固,【点睛】

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离子空间构型的判断等知识要掌握牢固,SiA与SiB 之间的距离的计算,对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

19.对甲烷和 CO2 的高效利用不仅能缓解大气变暖,而且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也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甲烷临氧耦合 CO2 重整反应有:

反应(i):2CH4(g)+O2(g)?2CO(g)+4H2(g) △ H=-71.4kJ?mol-1 反应(ii):CH4(g)+CO2(g)?2CO(g)+2H2(g) △ H=+247.0 kJ?mol-1 (1)写出表示 CO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两个体积均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反应(ii):CH4(g)+CO2(g)?2CO(g)+2H2(g) (不发生其它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

起始物质的量(n) / mol 容器 CH4 Ⅰ Ⅱ 0.1 0.1 CO2 0.1 0.1 CO 0 0.2 H2 0 0.2 率 CO2的平衡转化50% / ①下列条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v正(CH4) =2v逆(CO)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满足c(CH4)·c(CO2)=c2(CO)·c2(H2)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②达到平衡时,容器Ⅰ、Ⅱ内 C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满足:2n(CO)Ⅰ_____n(CO)Ⅱ(填“>”、“=”或“<”) (3)将一定量的甲烷和氧气混合完成反应(i),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 相同时间内测得 CH4 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 点_____(填“可能”、“一定”或“一定未”)达到平衡状态,理由是_____。

(4)CO2 也可通过催化加氢合成乙醇,2CO2(g)+6H2(g)?C2H5OH(g)+3H2O(g) ?H<0。其反应原理为:设 m 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 m= n(H2)/ n(CO2)。通过实验得到下列图象:

图1 图2 图3

①图 1 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 ②图 2 中 m1、m2、m3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③图 3 表示在总压为 5 MPa 的恒压条件下,且 m=3 时,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T4 温度时,该反应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式为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代入数据,不用计算)。 【答案】CO(g)+

1O2(g)=CO2(g) △ H=-282.7kJ?mol-1 C > 一定未 催化剂不会影响平衡2转化率,在相同条件下,乙催化剂对应的 c 点的转化率没有甲催化剂对应的 b 点的转化率高,所以 c 点一定未平衡 T3>T2>T1 m1>m2>m3 Kp=【解析】 【分析】 【详解】

(1)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保证:可燃物的化学计量系数为1;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生成产物是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存在的物质,根据盖斯定律可得:CO(g)?1

0.125?0.3753?541O2(g)?CO2(g) 2?H??282.7kJ/mol;

(2) ①A.2v正(CH4) =v逆(CO)时,反应才达到平衡状态,A项错误;

B.由于平衡常数未知,所以浓度满足上式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项错误;

C.由于该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且属于非等体积反应,根据公式pV?nRT可知,当压强不变,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C项正确;

D.由于该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且全为气体参与,根据公式??态无关,D项错误; 答案选C。

②构造容器Ⅲ:除起始物质只加入0.2molCH4和0.2molCO2外,其他条件与Ⅰ、Ⅱ相同;通过分析可知容器Ⅱ、Ⅲ中的平衡等效。容器Ⅲ相比于容器Ⅰ,进料增加了一倍,考虑到反应方程式,所以Ⅲ相比于Ⅰ,平衡逆移,CO的含量下降,所以2n(CO)Ⅰ>n(CO)Ⅱ;

(3)催化剂对于平衡无影响,相同条件下,加入甲催化剂达到的转化率b高于加入乙催化剂的转化率c,所以c点对应的一定不是平衡状态;

(4) ①由于该反应放热,所以温度越高反应物转化率越低,所以T3>T2>T1;

②对于两种反应物的反应,增加其中一种物质的投料,会使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提高,所以m1>m2>m3; ③由于投料按照化学计量系数比进行,所以反应任意时刻,n(H2):n(CO2)=3:1,且n(乙醇):n(水)=1:3;所以图中c线为H2,d线为CO2,a线为水,b线为乙醇;结合数据可知,T4时,平衡状态时,H2含量为0.375,CO2为0.125,水为0.375,乙醇为0.125。所以压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m可知,密度恒定与平衡状Vp(C2H5OH)?p3(H2O)(0.125?p总)?(0.375?p总)31Kp==?4p2(CO2)?p6(H2)(0.125?p总)2?(0.375?p总)60.125?0.3753?p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