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A卷)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1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A卷)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b15e35c77da26924c5b005

2011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A卷)

注意事项: 1.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混排,每小题只标明分值,分值不代表是否为多选,是否多选可从题干中判断。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2.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160分。

第一部分 30道题(40分)

1.很多细胞器上具有质子泵,以下不具有质子泵的细胞器为: (1分) a.内质网 b.溶酶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解析:p-type:载体蛋白利用atp使自身磷酸化,发生构象的改变来转移质子或其它离子,如植物细胞膜上的h+泵,动物细胞的na+-k+泵,ca2+离子泵,h+-k+atp酶(位于胃表皮细胞,分泌胃酸)。 v-type:位于小泡(vacuole)的膜上,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atp产生能量,但不发生自磷酸化,位于溶酶体膜,动物细胞的内吞体,高尔基体的囊泡膜,植物液泡膜上。 f-type:是由许多亚基构成的管状结构,h+沿浓度梯度运动,所释放的能量与atp合成耦联起来,所以也叫atp合酶,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f型质子泵不仅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将adp转化成atp,也可以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转移质子。

2.细胞的信号转导,涉及信号分子、受体、转导蛋白和效应分子等复杂体系,下列受体中,属于多次跨膜的蛋白质的是:(1分)

a.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b.g蛋白耦联受体

c.维甲酸(视黄酸,ra)受体 d.胰岛素样受体

解析:“跨膜蛋白”是一种跨越整个生物膜一次或多次的蛋白。疏水,大多数跨膜蛋白要用去污剂或非极性溶剂提取,少数贝塔-折筒状蛋白也可以用某些变性剂提取。所有的跨膜蛋白是整合膜蛋白(也叫,内嵌膜蛋白),但是不是所有的整合膜蛋白都是跨膜蛋白。

3.真核细胞中,与糖蛋白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2分) a.内质网 b.过氧化物酶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说法中,错误的是:(1分)

a.植物细胞周期包含g1,s,g2,m期四个时期; b.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但仍可以正常装配纺锤体

c.植物细胞以中部缢缩的形式进行胞质分裂 d.植物细胞中染色体分离发生于后期 5.蛋白质合成后,需要进行复杂的分选,以下描述正确的是:(1分)

a.分选都是由高尔基体开始的 b.分选信号是蛋白质中的特定序列 c.分选信号只蕴藏在蛋白质高级结构中 d.参加分选的蛋白质只能依靠膜泡在细胞质内运输 解析:①信号序列:存在于蛋白质一级结构上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个氨基酸残基,有些信号序列在完成蛋白质的定向转移后被信号肽酶切除. 包括:导肽又称转运肽(transit peptide)或导向序列(targeting sequence),它是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具有以下特点:①需要受体; ②消耗atp; ③需要分子伴侣; ④要电化学梯度驱动; ⑤要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 ⑥通过接触点进入;⑦非折叠形式运输。nls,蛋白质的一个结构域,通常为一短的氨基酸序列,它能与入核载体相互作用,使蛋白能被运进细胞核。入核信号与导肽的区别在于: ①由含水的核孔通道来鉴别; ②入核信号是蛋白质的永久性部分,在引导入核过程中,并不被切除, 可以反复使用, 有利于细胞分裂后核蛋白重新入核。

1

②信号斑:是一种三维结构,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构成信号斑的信号序列之间可以不相邻,折叠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

分选运输途径主要有三类: 1、门控运输:2、跨膜运输:3、膜泡运输4、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转运 6.以下关于氧化磷酸化理解正确的是:(2分)

a.不需要o2参与 b.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c.与质子梯度的建立有关 d.需要amp 7.真核生物中细胞核是重要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会:(1分)

a.迅速死亡 b.长期存活并具有一定的功能 c.在较短的时期内存活并具有一定的功能 d.长期存活,但无任何功能 8.下列分子中不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脂双层膜的是:(1分)

a.二氧化碳 b.乙醇 c.尿素 d.葡萄糖 9.能够对dna精确序列分析起作用的酶是:(1分)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 10.载体是基因工程中重要工具,下列哪些载体可以用于转基因烟草:(1分) a.细菌质粒载体 b.噬菌体载体 c.ti质粒载体 d.酵母人工染色体

11.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能降解植物饲料为小分子物质并经厌氧发酵后产生一种气体,它还能造成温室效应,这种气体是哪一项:(2分)

a.空气 b.氧气 c.co2 d.甲烷

12.双缩脲反应主要用来定性或定量测定下列哪些物质? (2分) a.氨基酸 b.多肽 c.糖 d.脂 e.蛋白质

2

13.在c4植物中,叶肉细胞内合成的四碳化合物用于:(1分) a.还原nadp b.合成atp

c.与co2结合产生葡萄糖 d.转移co2到鞘细胞内 14.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最终生成:(1分)

a.3-磷酸甘油醛 b.乙酰coa c.丙酮酸 d.烯醇式丙酮酸 15.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 (1分) a.atp b.camp c.磷酸肌酸 d.adp

16.模板dna的碱基序列如下:5’-tgcagt-3’, 其转录出来的rna分子碱基排列序列是: (1分) a.5’-acgtca-3’ b.5’-acguca-3’ c.5’-acugca-3’ d.5’-actgca-3’ 17.在原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成氨基酸分子的能量主要来自:(1分) a.可见光 b.atp放能 c.物质氧化放能 d.闪电、紫外线等 18.镰刀型细胞贫血病致病原因是哪一项? (2分) a.红细胞结构的改变 b.毛细血管结构的改变 c.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 d.血液成分的改变

19.脚气病与维生素b族的缺乏有关,缺少维生素b族中的哪一项易得脚气病?(1分)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20.维持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2分)

a.氢键 b.盐键 c.羧基与羟基之间形成的酯键 d.肽键

解析: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排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于氢键沿一维方向排列成具有周期性的结构的构象,是多肽链局部的空间结构(构象),主要有α-螺旋:一般为右手螺旋,靠链内氢键维持。每个氨基酸残基的羰基氧与多肽链c端方向的第4个残基的酰胺氮形成氢键。螺距为0.54nm,每一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轴上升0.15nm,螺旋的半径0.23nm。;β-折叠:是一种重复性的结构,可分为平行式和反平行式两种类型,它们是通过肽链间或肽段间的氢键维系;β-转角等几种形式,它们是构成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本要素。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空间构象。是由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等作用力维持的,疏水作用是主要的作用力。有些蛋白质还涉及到二硫键。四级结构: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的方式聚合所形成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21.一个被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应化验其: (1分) a.粪便 b.尿液 c.血液 d.唾液 22.下列不参与dna复制解链的是: (1分)

a.单链结合蛋白(ssb) b.拓扑异构酶 c.dna解链酶 d.引发酶

+

解析:拓扑异构酶i催化dna链的断裂和重新连接,每次只作用于一条链,即催化瞬时的单链的断裂和连接,它们不需要能量辅因子如atp或nad。e.coli dna拓扑异构酶i又称ω蛋白,大白鼠肝dna拓扑异构酶i又称切刻-封闭酶(nicking-closing enzyme )。拓扑异构酶ii能同时断裂并连接双股dna链.它们通常需要能量辅因子atp。

23.核酸变性后会产生下列哪些结果? (2分)

a.氢键断裂 b.紫外吸收值增加 c.粘度降低 d.磷酸二酯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3

解析: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变性温度,以tm来表示。(260nm,增色效应); 不对称系数越大,相应的dna或蛋白质分子黏度就越大。球状体分子的不对称系数可看为1,而像线状分子的不对称系数可看为无穷大。 所以线性分子不对称系数最大,黏度最大,所以dna、rna这类分子黏度最大,当它变性时,是向着非线性变化的,不对称系数就相应变小,黏度也就变小了;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可看为近似球形,它变性的时候是向着线性这个方向变化的,所以黏度反而增大 24.指出以下哪些属于原核生物的微生物: (2分) a.细菌 b.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25.下列关于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陈述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用碱性染料染间期细胞核,着色浅的部位是常染色质 b.常染色质的dna都是可转录的

c.异染色质中的dna是不能转录的 (两种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变) d.异染色质除复制之外,无论间期或分裂期都呈聚缩状态 26.溶源性细菌的染色体上整合下列哪些项?(2分)

a.温和噬菌体dna b.烈性噬菌体dna c.温和噬菌体粒子 d.烈性噬菌体粒子

解析:噬菌体的生活史分成两种途径—裂解途径(lytic pathway)和溶原途径(lysogenic pathway)。仅能裂解生长的噬菌体叫烈性噬菌体(virulent)。烈性噬菌体是侵染宿主细胞后,进入裂解途径,破坏宿主细胞原有遗传物质,合成大量的自身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并组装成子噬菌体,最后使宿主裂解的一类噬菌体。 含有温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又没有发生裂解,这样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原噬菌体可稳定遗传,随细胞分裂而传给子代。在传代过程中可能发生原噬菌体的丢失,从而失去溶源性。只有极少数细菌个体发生自发裂解;外界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等可诱导原噬菌体活化,使细菌裂解数目大增,实际应用上可用此法获得大量游离噬菌体。溶源性细菌对其同源噬菌体具有“免疫性”,即噬菌体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增殖,亦不能导致细菌裂解。溶源性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中,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等的某些种类均有溶源现象。有些原噬菌体还能使溶源性细菌获得某种新的特性,例如白喉棒杆菌,只有被噬菌体溶源化后才具有产生外毒素的致病能力。

27.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是: (1分)

a.dna单倍体 b.rna单倍体c.dna二倍体 d.rna二倍体(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 )

28.多次吃发霉的花生会致癌,主要原因是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产生? (1分)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真菌 29.固体培养基使用下列哪种物质作为凝固剂最好? (1分) a.明胶 b.琼脂 c.果胶 d.纤维素 30.细胞中的三羧酸循环反应发生在: (1分)

a.细胞质基质中 b.线粒体基质中 c.叶绿体基质中 d.细胞核基质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