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c25b96ba1aa8114431d9b7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记者思维: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

2.记者修养:修养是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从新闻工作的特性和要求出发,记者基本的修养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政治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和心理修养。

3.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五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

4.新闻敏感:新闻敏感通常是指记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即记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记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新闻界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1)不断学习,与时代发展同步。(2)要立足全局看问题。 (3)要十分熟悉“点”上情况。(4)知识要广博。 5.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就是新闻记者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快速采集、甄别和验证新闻信息的活动。

6.新闻报道思想或新闻主题: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如照相机的取景框,采访目的呢,就是应该放入取景框里具有表现力的元素,以及构图方式、方法,这一切就是为了使你选入取景框里的风景或人物更具有美感。

7.新闻线索: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也就是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新闻。获取线索渠道有:(1)党和政府的“通知新闻”(2)各个直属部门和下级部门的“请帖新闻”(3)新闻热线的“热线新闻”(4)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

供和他们的接触获取 8.新闻策划:

9.新闻政策:新闻报导的政策界限的规定。新闻政策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该注意什么等等。,新闻政策中外都有,只不过形式、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新闻政策的重要内容若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就成了新闻法。 10.新闻观察:观察,用记者的话来说叫“用眼睛采访”。这是记者采访中最常用、最灵验的方法之一。(1)可以使记者有直接的感受 (2)观察是记者取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途径,也是识别和检验见解材料,以及把第二三手材料变成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3)可以使记者直接得到采访线索和深入挖掘的线索。(4)可以为新闻写作作多方面的准备,为新闻写作的构思提供条件。(5)在特殊的情况下,观察会成为唯一的采访手段。 11..新闻现场: 12.新闻本质: 13.记者职责:

14.逆向思维:所谓的逆向思维就是遇到事物倒过来想一想,从相反的方向或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发现人家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或者找到人家所不曾采用过的表达形式。

15.发散思维:以一个目标(或任何一个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的态势是呈扩散式的,尽量扩大自己的思索范围,把更多的东西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下和思考之中。多思路、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条路走到底,这是发散思维最基本的特色。它不满足于已有的思维成果,力图向新的方面、新的领域探索,总是设法想法寻找更好的答案。

16.统摄思维: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通俗的方法也就是从品位不高的矿石中,经过选矿、冶炼,最后提取纯矿的方法。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就是处理新闻材料的能力,怎么从一大堆庞杂纷扰的材料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记者面对海量的材料或者纷扰多面的新闻现场,怎么去发现新闻。 “统”(1)就是从具有“乌合之众”特点的材料里,提纯出有价值的“信息”。

(2)以一代十,高度凝聚

“摄”就是摄取,方法有两种,一种“同中观异”,一种“异中观同” 17.记者知识修养:作为一名记者,知识结构要合理,知识的掌握要博而且专。

“博”的含义 记者的工作接触面广,;记者采访的对象,记者采访的足迹,记者碰到的问题,诸如此类的职业特点,决定记者的知识要博。 第一层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层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如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这些知识是一般记者特别缺乏的)、心理学知识。

第三层次: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理、化、天、地、生六大类,另外还有技术科学,如农学、医学以及门类众多的工程技术等 第四层次:新闻业务知识。这在后面将专门论述。 第五层次:外语知识。特别是驻外记者

“专”的含义 就是从事哪方面的报道,就要在哪方面特别专深。比如专跑或重点跑教育口的记者,对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要比其他记者多,要成这方面的专家。这些知识,主要是大学时候打基础,走向社会后,则要结合工作,靠长期学习,长期积累。

18.记者专业修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生动的表达能力、健全的思维能力、出色的社会交往能力、运用各种工具的能力

19.记者政治敏感:政治敏感即当一个或几个新闻事实出现时,记者应马上站在党性愿则上将它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既编辑部的报道意图联系起来考察,看其对推动当前工作和发展当前形势有何积极意义。

20新闻显著性:所谓显著性就是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要具有引人注目、非同 一般的意义。这是指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非一般人和一般事情可比。

21.新闻趣味性:是指新闻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西方新闻学一般把趣味性作为新闻的基础和试金石。

22.记者自律:即使记者没有能够拥有被世俗那样放大的权力,然而由于记者的特殊身份,使这个群体得以能够比其他任何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可能接触各种各样的工作部门,及其与各种各样的人群打交道,特别是记者的手中掌握信息发布的权力,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闻寻租”行为。

自律规则(国内外公认)(1)提供真实可靠的消息;(2)民族利益负责;(3)、真相;(4)贿赂、不谋私利等。

23.记者他律:所谓他律就是政府、党派、社会集团和民众运用法律、法规、纪律、规定对新闻从业人员和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相对于新闻伦理为核心的新闻自律而言,它以新闻法制为核心。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A:记者在新闻采写中最先碰到的法律约束是有关国家利益、 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问题。

·B:记者侵犯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等问题 ·C: 记者收受贿赂过当 二.简答题

1.新闻采访需要做哪些准备? 1、平时准备

(1)理论准备(2)政策准备(3)情况准备(4)知识准备 2、临时准备

(1)收集新闻事件的相关材料,打有准备的仗。

(2)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里差距。 (3)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提纲。 (4)检查有关物质准备情况。

2.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是什么? 重要性:

内容(1)商定较为适宜的访问时机(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 跟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2)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3)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节融侨的采访气氛

(5)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见了外宾、领导、名人、专家等 采访对象,不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见了基层普通群 众,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 (6)穿插丰富的形态语言 (7)掌握灵活的注意转换

1.访开始时,强调采访的意义,引起当事人的高度精神集中。

2.当采访对象注意力高度集中,谈兴正浓或正切主题时,要约束申神 情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