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总题库(2016.12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原总题库(2016.12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0050d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f

C.运动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21.雷锋说:“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人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说法是( D )

A.唯物的 B.唯心的

C.形而上学的 D.辨证的

22.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四方上下曰宇,往故来今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哲学观点是( B )

A.唯物论 B.唯心论 C.形而上学的 D.辨证的

23.在植物界中,“种子—植株—种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

A.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D.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4.“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这是( A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5.判断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主要依据它们之间是否是(B)

17

A.同时发生的 C.前后相继的 B.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根本和非根本的关系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C.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B.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27.老子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中包含的哲理是( C ) A.事物是相互对立的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D.矛盾具有斗争性

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揭示的事物发展规律是( C)

A.对立统一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矛盾运动规律

2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A ) A.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B.新事物与旧事物是有联系的 C.春风与野火是相互排斥的 D.春风与野火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18

30.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揭示了( B ) A.“在此之后”就是“因此之故” B.普遍联系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C.事物前后相继的时间顺序性 D.事物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关系

31.“红花还得绿叶扶”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观察分析问题( A) A.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B.只看主要矛盾 C.只看次要矛盾

D.既要看到内部矛盾又要看到外部矛盾

32.“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内”是指( D )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C.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 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 二、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有( ABC )

A.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B.历史上各种优秀思想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19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D.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保证 2.以下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 BCD ) A.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矛盾 3.以下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有( ABD) A.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B.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作用 D.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作用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 ABC )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C.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D.世界的本原

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ACD ) A.物质决定意识 B.物质依赖于意识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6.恩格斯在晚年告诫人们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他的话,“而要根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