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工原理实验 填料塔吸收实验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浙江大学化工原理实验 填料塔吸收实验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036aa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b

专业: 姓名: 学号: 实验报告

日期:20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叶向群 成地点:教十2109 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吸收实验 实验类型:工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填料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熟悉吸收塔的操作; 1.2 观察填料塔的液泛现象,测定泛点空气塔气速; 1.3 测定填料层压降ΔP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曲线; 1.4 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的体积吸收系数Kya。 2 实验装置:

2.1 本实验的装置流程图如图1:

2.2物系:水—空气—氨气。惰性气体由漩涡气泵提供,氨气由液氮钢瓶提供,吸收剂水采用自来水,他们的流量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水从塔顶喷淋至调料层与自下而上的含氮空气进行吸收过程,溶液由塔底经过液封管流出塔外,塔底有液相取样口,经吸收后的尾气由塔顶排至室外,自塔顶引出适量尾气,用化学分析

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 3 基本原理:

实验中气体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测量。但由于实验测量条件与转子流量计标定条件不一定相同,故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值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如下: 3.2 体积吸收系数的测定

对相平衡关系遵循亨利定律的物系(一般指低浓度气体),气液平衡关系为: 相平衡常数m与系统总压P和亨利系数E的关系如下: 式中:E—亨利系数,Pa

P—系统总压(实验中取塔内平均压力),Pa 亨利系数E与温度T的关系为:

lg E= 11.468-1922 / T 式中:T—液相温度(实验中取塔底液相温度),K。

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顶表压及塔顶塔底压差△p,即可求得塔内平均压力P。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底液相温度T,利用式(4)、(5)便可求得相平衡常数m。 3.2.2 体积吸收常数

体积吸收常数是反映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值也是设计填料塔的重要依据。本实验属于低浓气体吸收,近似取Y≈y、X≈x。

(X1-X2) 式中:V—惰性气体空气的流量,kmol/h;

—进塔气相的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出塔气相(尾气)的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X1—出塔液相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X2=0;

L—吸收剂水的流量,kmol/h。 式中:—氨气的流量,kmol/h。

根据转子流量计测取得空气和氨气的体积流量和实际测量状态(压力、温度)。应对其刻度流量进行校正而得到实际体积流量,再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空气和氨气的摩尔流量,并由式(8)即可求取进塔气相浓度。

用移液管移取体积为Va ml、浓度为Ma 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置于吸收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及2-3滴百里酚兰(指示剂),将吸收瓶连接在抽样尾气管线上(如装置图)。当吸收塔操作稳定时,尾气通过吸收瓶后尾气中的氨气被硫酸吸收,其余空气通过湿式流量计计量。为使所取尾气能反映塔内实际情况,在取样分析前应使取样管尾气保持畅通,然后改变三通旋塞流动方向,使尾气通过吸收瓶。 式中:—氨气的摩尔数,mol; —空气的摩尔数,mol。

尾气样品中氨的摩尔数可用下列方式之一测得:

(i)若尾气通入吸收瓶吸收至终点(瓶内溶液颜色由黄棕色变至黄绿色),则

10-3 mol

(ii)若通入吸收瓶中的尾气已过量(瓶中溶液颜色呈蓝色),可用同样标准硫酸溶液滴定至终点(瓶中溶液呈黄绿色)。若耗去酸量为ml,则

10-3 mol 尾气样品中空气摩尔数的求取

尾气样品中的空气量由湿式流量计读取,并测定温度

mol

式中:—尾气通过湿式流量计时的压力(由室内大气压代替),Pa; —通过湿式流量计的空气量,l; —通过湿式流量计的空气温度, K;

R—气体常数,R=8314N·m/(mol·K)。

由式(10)(11)可求得和,代人(9)即可得到,根据得到的和,由(7)即可得到。 4 实验步骤:

4.1先开启吸收剂(水)调节阀,当填料充分润湿后,调节阀门使水流量控制在适当的数值,维持恒定;

4.2启动风机,调节风量由小到大,观察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状况,并测取数据,根据液泛时空气转子流量计的读数,来选择合适的空气流量,本实验要求在两至三个不同气体流量下测定;

4.3为使进塔气相浓度约为5%,须根据空气的流量来估算氨气的流量,然后打开氨气钢瓶,调节阀门,使氨气流量满足要求;

4.4水吸收氨,在很短时间内操作过程便达到稳定,故应在通氨气之前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在操作稳定之后,开启三通阀,使尾气通入吸收瓶进行尾气组成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尤其是测量时,要确保空气、氨气和水流量的稳定; 4.5 改变气体流量或吸收剂(水)流量重复实验:本次实验,控制空气流量分别为8-8-9.6 m3/h,水流量则相对应为30-36-30 l/h;

4.6 实验完毕,关闭氨气钢瓶阀门、水调节阀,切断风机电源,洗净分析仪器等。 5 实验数据处理:

5.1 大气压102400Pa 室温11.5 填料层高度40.5cm 塔径70mm 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