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浅析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16520e453610661ed9f450

现代社会对这些礼俗文化各有扬弃,公益广告应用较多的是饮食、婚嫁、节令。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粮食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甚至有评论认为中国是餐饮最浪费的国度。因此,针对节约粮食的优秀公益广告不断涌现。如图5、图6。

图5

图6

第 5 页 共 5 页

关于节令,中央电视台也曾播放过一则《我们的节日》公益广告。广告画面背景是运用动画制作的不断变化着的中国传统节日景象,画面主体是一个穿着传统服装、留着传统娃娃头、提着灯笼的小男孩,边走边背诵着中国传统节日的歌谣。歌谣朗朗上口,画面生动形象而具有趣味性,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果。

以下两幅平面公益广告则是通过将书法和传统节日联系起来进行广告创意。画面底色是传统节日所对应的颜色,画面中部是毛笔书写的节日名称,运用和“节”谐音的“接”,揭示出现传统节日家人团聚的传统习俗已经慢慢被物质化。画面的右下角写有文案“我们的节日不该这样——民族传统,团圆是福”。广告传达出希望回归传统习俗,重视家人团圆,不要让物质取代亲情。

图7

第 6 页 共 6 页

图8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运用的表象化。广告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认知的片面性,导致了公益广告创意设计缺乏深度。

2.有些公益广告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表现外国文化价值观的现象,因为文化观念的不同,容易引起争论。

3.从设计手法上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广告设计表现尚显得稚嫩,还没有形成比较突出的设计风格。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大多出现于重大活动和广告评选活动中,日常传播却较为缺失。

5.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参与主体的两级分化严重。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媒体、广告公司、学界和企业。其中,政府、媒体特别是是国家级媒体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告公司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中的作用是缺失的。而学界也因技术、资源和传播渠道的限制,大多通过与媒体和政府的合作来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的实践。

6.世界范畴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益广告喜忧参半。由于仍然

第 7 页 共 7 页

缺乏对中国文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关注和研究,国外许多公益广告中也存在着错解、肢解甚至歪曲“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现象,难以得到受众的认同。

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不是简单的把传统元素叠加、堆砌,而是要巧妙地进行搭配。漂亮而复杂的公益广告不一定是好的,那些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并能引发受众深层次思考的公益广告作品才是优秀作品。

正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何镜堂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一定要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或形式来表达,更多的是需要一种中国精神,“神似而形不似”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最高境界。

面对全球设计化的浪潮,思想的贫瘠和意念的流失是每一个广告设计者的劲敌。在中国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积淀的土壤中,中国公益广告设计者既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更要善于发掘祖国传统文化瑰宝,坚持以我为主,中西结合,突出民族个性、尽显传统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公益广告在“国际化”的创意浪潮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何德珍:《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式广告的崛起和发展策略》 [2] 李淑敏、高峻:《广告中国元素》 [3] 郭有献、都东恒:《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 [4] 谷文通:《用中国元素折射中华文明》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