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工作汇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工作汇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3907b775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8

在课题实践中成长

《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工作汇报

课题组织单位:徐州市泉山区姚庄小学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与各位一起回味、分享课题研究的精彩与收获。我校的区级专项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为止我们还在探索与实践中前行,蹒跚地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获得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但离标准和要求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下面,请允许我就课题研究过程中一路走来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会向大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努力探寻——有效管理、尽心尽责 一、课题的立项

近几年我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虽然教学班级不多,但每位教师课务相对繁重,学生来源也不占优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问题设计的艺术,因而,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因此,我们认为探索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势在必行,最终选择了《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作为切入点,意在让老师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从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进行研究、反思。

课题研究工作从去年开始,由校长亲自主持,指导监督,检查参与课题实验,形成全校人人参与科研的浓厚氛围,整个课题经历了立项、制定方案、收集资料、组织实施等过程。 二、调查分析课堂问题设计教学现状,拟定研究方案。(附报告照片)

课题确定后,我们在教师、学生中间进行了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确定了课题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和问题设计的能力: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完

成学习任务。

2、提高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实施问题,组织教学的能力,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方式,根据反馈信息随机调整问题。

3、提高教师反思问题设计技巧的能力,对问题设计进行反思评价,从而探索出问题设计的方法、技巧。

三、立足课堂切实研究,探索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的优化策略。(附活动照片、教师学习记录、评课表格)

活动由观看名师的经典课例开始,课堂上名师有效的问题设计既能给孩子们思维以方向,也能给孩子们思维以动力。走进名师课堂,使教师们真正领略、感受了名师的课堂风采和高超的问题设计艺术,皆感大有获益,每次观摩后各科老师均围绕:问题设计能否使三维教学目标达成;知识结构是否合理,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等相关问题设计进行赏评、互动交流等活动。

随后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及时组织教师进行了讨论和学习,帮助教师明确课题实施的目的、意义、课题的主要内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碰撞,一些问题很快随之暴露了出来:一些教师交来的课题学习材料没有针对性;有的老师在课题活动中对课题目标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无法操作;还有的教师由于对课题目标不清晰和不理解,在组织教学时,有“形”无“实”。

总之,整个课题的实施不尽如人意,对促进课堂教学活动收效甚微。我们意识到课题目标的制定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整个课题过大,不易操作,重新调整了目标之后,我们把课题活动目标分解到各个学科,制定了子课题:比如语文着重于主问题的设计研究;数学着重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研究;英语教师则把关注点放在阅读课上问题的有效设计;艺体教师则进行《艺体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这样使课题组教师明确了自己在活动中的基本任务与要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又及时捕捉课题实施的交叉点,帮助课题组成员互相交流,相互取经,力求将课题研究做“真”做“实”。

一次课题研究活动,又引发了我们对课题的重新思考,那是在我执教课题课《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前研讨时,各位老师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本来大家就这一课,围绕着课题目标:“怎样设计主问题怎样分解主问题”进行该课的问题设计,当刘校长提出:“课文为什么用‘引’这个字如何带领学生赏析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学生一节课能把这篇课文背下

来吗如果你写天游峰的扫路人会怎么写”等一系列问题时,遭到了一些老师的质疑:“现在提倡简单语文,我们有必要把课文挖掘的这么深吗”最后这次课题研究会无果而终,事后,经过刘校长的点拨,大家才逐渐明白,老师在没有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谈什么备课,老师们对教材都不熟悉谈什么问题设计,如果能在一起认真地分析教材,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方法等等,教案就会慢慢清晰明了。为此,我们又重新研读了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问题设计,我执教了该课,课后研讨时大家认为这节课上的问题设计是有效的。也普遍发现:阅读课的课堂效率问题,仍然制约着阅读课的深入发展。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是个问题,对文本的解读更是个问题。此时我们深感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理念的转变、思想的改变,而这需要一段过程,正是我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又踏上了新的探索之路。

亲密接触——研究路上且思且行

我们对研究过程进行了调整,决定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进行一些改革,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是我们的两个切入点,也是两个着力点,我们点面结合致力于集体备课时对文本的解读、讲学案的制定, 课例的研讨。

一、“点”上的研究 一)、关于钻研教材

于永正老师在谈教学艺术时曾经反复强调教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他说:“一定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艺术。”为此,我们各课题组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使科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统化。 1、解读课标,认真备课

各课题组成员通过认真学习、解读课程标准,更深入的认识了课标对本学段的课程要求,

在此基础之上钻研教材,查阅相关的资料,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更加熟悉了。 2、了解学情,有的放矢

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状况,精心设计预习作业预案,指导学生的预习,改变教学方法,以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进行问题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掌握方法,解读教材

各教师在钻研教材时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剖析“疑点”对文本及

目标进行解读,研究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目标、单元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研究本课的教材、

重难点、教材提示的教学方法,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等。 4、集体备课,相互点评

学校在语、数、英学科中进行试点推行集体备课,利用每周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进行文本的解读、讲学案的制定,各学科以年级为单位出一份备课,无需打印,提倡集体备课、案头备课相结合。学校还制作了电子备课系统,既利于教师备课上传、资源共享,又利于学校监督、管理。整个备课过程经历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反思提升几个过程。

挥洒汗水,收获喜悦。各课题组针对学科特点,掀起了认真解读文本,把握学生实际,集体备课的热潮。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对文本解读的不断深入,老师们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更加清晰。

二)关于“讲学”研究(附照片教师讲学案、数学预习作业)

“讲学案”的使用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合一,融合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智慧。

1、备课组各成员提前一周思考,在充分解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对下周的教学任务进行思考,着重对本课题的内容、重点难点、预习作业的指导、问题的选择、作业的设计进行认真思考。

2、主备人依据上述要求先拿出初稿,在集体备课时全体成员进行研讨。先由主备人进行教材分析,阐述本课题的内容、重点难点、预习作业的指导、问题的选择、作业的设计,供备课组成员进行仔细推敲。

3、各成员看讲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所选的练习是否有代表性,切入点是否合适,难度是否适中,进行集体讨论,最后确定新的讲学案。

“讲学案”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预习,使教师事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准确把握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进行问题的设计,从而在授课的过程中一一突破。 (二)“面”上的研究

教师、学生、教学三点构成“面”,构成课堂教学。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课题组成员进行有关课题研究的摘抄,撰写教学反思。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通过各种课例研讨、实践,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