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人教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地理必修二人教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3b586d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d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模式介绍

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三、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四、达成目标,形成能力

设计思路说明

现代的中学生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接触频繁,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不陌生,但是对交通运输线路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布局并不知晓得太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多一些联系,教学内容上多使用案例。结合当地的交通运输状况,选取一些当地的案例进行分析,比较适合学生的学情。

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以及活动探究,小组交流观点,组间质疑,教师及时给出各种案例,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讨论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各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生成的主要观点,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组给予评价,对于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

课堂最后教师呈现形成性评价试题,检验目标是否达成。

教材分析

交通运输线路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有着直接的影响。聚落一般集中布局在交通线汇聚的区域,例如大多数城市都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农村和牧区的镇、旗多数也集中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同样的,交通线路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聚落的发展变化。交通运输线路的兴盛或者衰落都会引起聚落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例如海洋运输的兴起,使得沿海城市逐渐

第1页/共7页

成为人类的居住地,人类走出了山区,走向了沿海平原地区。在我国,曾经兴盛一时的河西走廊在近代逐渐走向衰落,原因之一就是交通条件的恶劣——干旱缺水使得风沙施虐,影响了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也很明显,会影响到商业网点的布局、密度、规模发展趋势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嘉兴这个实际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学生课下找材料,佐证聚落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 3.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城市兴衰及商业网点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的思想,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第2页/共7页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 创设情境

交通运输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 2. 确定探究主题

主题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主题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主题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案例分析1:嘉兴聚落形态的变迁

①嘉兴市在历史时期中城市形态经历了几次变化? ②解释导致嘉兴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时间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1909年 城市形态及变化特点 变化原因 第3页/共7页

建国初期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70年代后期 ③案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发现与结论1:

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案例分析2:扬州的变迁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的美誉。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但是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扬州发展缓慢,城市迅速衰落,仍保持沿河发展的形态。

①推测京杭大运河兴盛时扬州的空间形态如何变化? ②后来扬州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③扬州的兴衰说明了交通对聚落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发现与结论2:

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案例分析1.分析株洲城市发展图和武汉城市发展图

(1)1949年以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 状,街区沿 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运输方式以 为主。

(2)目前该市城市形态呈 状,与1949年以前相比,主要变化有 。

(3)株洲和武汉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如何扩展的?

第4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