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光纤通信原理自考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光纤通信原理自考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3b6c3583c4bb4cf7ecd19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国家分配论的论述,错误的是()

A.财政的主体是国家

B.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C.财政的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D.财政的目的在于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

2.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看,下列关于财政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A.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法律关系的法律

B.财政法是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

C.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财政法是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不包括()

A.审查权B.批准权

C.执行权D.变更撤销权

4.如果进行授权立法,授权过程本身也应接受财政法基本原则的审查,如考虑何种法律不得授权、授权的目的是否明确、授权立法能否达到目的等。如果有违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其结果如何?

A.授权文件本身不合法,但根据该授权而制定的行政法规有效

B.不仅授权文件本身不合法,根据该授权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也是无效的

C.授权文件本身合法,但根据该授权而制定的行政法规无效

D.授权文件本身合法,根据该授权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也是有效的

5.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是()

A.各级权力机关B.各级政府

C.各级财政部门D.各级国库

6.关于分权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分权型模式并非指地方享有大部分财政收入

B.在分权型模式下,中央政府仍承担大部分的财政职能

C.在分权型模式下,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收支范围

D.荷兰原本是分权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现正朝集权型模式转变

7.目前我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

A.个人投资者B.事业单位

C.政府机构D.金融机构

8.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承担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该职能主要集中在哪个部门?A.中央银行B.财政部C.国有资产管理部门D.商务部

9.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一般不包括()

A.税收负担公平B.课税要素法定

C.课税要素明确D.征税程序合法

10.下列哪项不是税率的基本形式()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

C.浮动税率D.定额税率

11.我国当前的增值税属于下列哪一类型()

A.消费型增值税B.收入型增值税

C.生产性增值税D.混合型增值税

12.某专门从事租赁业务的企业为某家电生产企业提供融资租赁业务,从国外购入一套生产设备,共支付实际成本80,000元,租赁其为1年,收取租金60,000元,手续费8,000元,到期收回残值30,000元,则本月该企业应税营业额是多少?

A.1500元B.20000元C.8000元D.15000元 13.下列关于消费税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 A.征收范围的有限性B.征收环节的单一性 C.税负具有转嫁性D.纳税人与负税人具有同一性 14.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将来改革的方向是() A.分类所得税制B.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C.综合所得税制D.收入型所得税制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土地税() A.土地增值税B.土地使用税 C.土地转让税D.耕地占用税 16.我国目前涉外的税种不包括()

A.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B.车船使用税 C.城市房地产税D.车船使用牌照税

17.下列哪一税种的征收管理不适用《税收征管法》() A.营业税B.土地增值税税 C.耕地占用税D.土地使用税

18.下列税种中,我国尚未开征的是() A.筵席税B.牧业税

C.城市房地产税D.证券交易税

19.下列哪项不属于税款征收的基本方式() A.查帐征收B.自核自缴 C.强制执行D.代扣代缴

20.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目前解决税务争议的方法()

A.税收行政复议B.税收行政诉讼

C.税收仲裁D.与征税机关进行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以上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财政的历史类型包括()

A.家计财政B.国家财政

C.公共财政D.计划财政

2.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B.财政收支平衡原则

C.经济原则D.公平互利原则

3.现代财政法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A.民主宪政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

B.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

C.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

D.财政法的本质是国家推行财政政策的工具

4.我国预算收入的项目主要包括()

A.税收收入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D.其他收入

5.下列关于唐代财政基本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包括哪些?

A.公元780年杨炎改制,唐改行“两税法”,以地税、户税为基础,以各户土地等资产贫富分等定税,分夏秋两季钱物并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