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无纸化考试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年度无纸化考试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4f7c6208a1284ac950433b

D. 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非法集资,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 288.下列不属于2014年双高一部联合出台的《非法集资刑案意见》所规定内容的是( B ) A. 关于非法集资的行政认定的问题 B. 关于非法集资“利诱性”的认定问题 C. 关于“向社会公开宣传”的认定问题 D. 关于“社会公众”的认定问题

289.非法集资所应具备的四个特征中,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 A ) A. 非法性 B. 公开性 C. 利诱性 D. 社会性

290.下列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认定问题,错误的是( C )

A. 非法集资的“社会性”特征是指“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B. 行政部门未对非法集资作出性质认定的,不影响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 C. “向社会公开宣传”,仅包括直接传播信息,不包括放任信息扩散。

D. 对非法集资犯罪对象人数或吸收资金数额的认定上,宜采取综合认定的方法。

291.就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中的犯罪数额而言,自然人个人成立集资诈骗罪的起罪数额为( A )

A. 10万元 B. 20万元 C. 50万元 D. 100万元 292.就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中的犯罪数额而言,单位成立集资诈骗罪的起罪数额为( C ) A. 10万元 B. 20万元 C. 50万元 D. 100万元

29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侵犯的客体是( A ) A. 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B. 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C. 公私财产的使用权D. 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以及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9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关键在于( C )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

C.犯罪主观方面的目的不同 D.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295.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 A.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 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 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296.根据《非法集资刑案意见》相关规定,对非法集资犯罪对象人数或吸收资金数额的认定,应该( D )

A. 完全采取言词证据予以认定 B. 完全采取书面合同予以认定 C. 完全采取审计报告及互联网电子数据予以认定D. 采取综合认定的方法

297.根据《非法集资刑案意见》对非法集资案件涉案财物追缴范围的明确规定,下列不属于追缴范围的是( D )

29

A. 行为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

B. 行为人在非法集资过程中,以吸收的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

C. 行为人在非法集资过程中,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

D. 行为人向特定的亲友吸收的资金

298.从近年来我国法院所受理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来看,呈现出( A )态势 A. 逐年上升 B. 逐年下降 C. 基本持平 D. 波浪起伏

29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 A )进行审查。 A.合法 B.合情 C.合理 D.正确

300.下列行为中,不可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C ) A.罚款 B.没收 C.国防行为 D.强行摊派

30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的,( D ) A.故成为行政诉讼的共同被告 B.故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C.故不能称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D.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302.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 ) A.公民王某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专利法的决定不服的 B.甲公司认为某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经营自主权的

C.乙公司对本市知识产权局责令其停止侵犯丙公司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 D.公民赵某申请某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该行政机关拒绝履行,赵某不服的

303.下列选项中属于可诉性行政行为的是? ( D ) A.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 B.行政机关内部人事管理行为 C.劳动争议仲裁行为 D.行政裁决行为

304.下列争诉案件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的是:( C ) A.李四、王二,均为超市老板,不服工商局对合同纠纷所作的调解 B.李某,甲市公民,不服公安局对其所采取的监视居住 C.阳光歌舞厅,不服文化局的查封

D.张某,某政府部门处长,不服其单位对他的行政处分

305.公民甲死亡,( D )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A.甲的哥哥 B.甲的祖父母 C.甲的父母 D.甲所在单位的领导

306.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A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0

307.行政案件原则上由( A )人民法院管辖。

A.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C.被告所在地 D.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308.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D )人民法院管辖。 A.被告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C.第三方所在地 D.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

309.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以(B ) 为行政诉讼被告。

A.该派出机构 B.该行政机关 C.该行政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 D.该派出机构和该行政机关

3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应当在

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多长时间内? ( D ) A.一个月内 B.二个月内 C.三个月内 D.六个月内

311.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 ),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 )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C )

A.十五年,十年 B.十年,十五年C.二十年,五年 D.二十年,十年

312.以下哪一项不是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 D )

A.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C.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D.提交书面起诉状

313.对国务院部门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应由(C )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A.高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314.根据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不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是: ( B ) A.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B.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

C.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D.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315.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律规定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 C ) A.及时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并送达当事人

B.以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为由,作出书面说明,不接收当事人的起诉状 C.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D.及时审查,若无法作出判断时,推断其符合法定起诉条件

316.行政诉讼中,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不提交答辩状的( D ) A.法院应裁定中止审理 B.法院应裁定延期审理 C.法院应对被告采取强制措施 D.不影响法院审理

31

317.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 C ) A.请求审判委员会进行裁决 B.请求检察院作出审判监督 C.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D.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318.在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审判人员的回避,由( D )决定。 A.审判委员会 B.审判长 C.合议庭 D.院长

31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 C )。

A.地方性法规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规章 D.行政法规

320.关于登记立案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B )

A.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立案登记 B.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接受起诉状,出具证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C.起诉状内容欠缺,应当给予指导和阐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D.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32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C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A.一个月 B.两个月 C.六个月 D.三个月

322.某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认为,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侵害了外方的合法权益,单独以外方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

A.不能受理,因为合资企业中的外方不是独立的法人 B.可以受理,因为外方依法享有单独提起诉讼的权利 C.可以受理,但外方必须以企业的名义 D.可以受理,但是应当与中方一起作共同原告

323.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 D )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A、七日 B、十五日 C、五日 D、十日

324.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甲某涂改了检疫证明的数量和日期,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被涂改的检疫证明在证据的分类上属于( B )。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当事人陈诉

325.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为:( B )

A.提起上诉的当事人是符合法定条件、享有上诉权的当事人,包括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B.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原则上为书面审理

C.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D.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