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8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1148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6058ee172ded630b1cb6a8

三、连续布置应变计法

在截面受拉区最外层表面,沿受力主筋方向在拉应力最大区段的全长范围内连续搭接布置应变计(图7.1.3)监测应变值的发展,取任一应变计的应变增量有突变时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第7.1.4条 对斜截面出现裂缝的构件,可采用放大倍率不低于四倍的放大镜观察裂缝的出现;开裂荷载实测值的取值方法与第7.1.3条相同。

也可在垂直于主要斜裂缝的方向布置数个应变计监测斜裂缝的出现(图7.1.4),取任一应变计应变增量有突变时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可用消压试验法确定。 第二节 试验结构构件裂缝的量测

第7.1.5条 应记录结构构件抗裂试验的实际日期和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以确定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

第7.2.1条 试验结构构件开裂后应立即对裂缝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观测,并应量测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作用下的最大裂缝宽度及各级荷载作用下的主要裂缝宽度、长度及裂缝间距,并应在试件上标出,绘制裂缝展开图。

第7.2.2条 垂直裂缝的宽度应在结构构件的侧面相应于受拉主筋高度处量测;斜裂缝的宽度应在斜裂缝与箍筋交汇处或斜裂缝与弯起钢筋交汇处量测。

对无腹筋的结构构件应在裂缝最宽处量测斜裂缝宽度。

第7.2.3条 在各级荷载持续时间结束时,应选三条或三条以上较大裂缝宽度进行量测,取其中的最大值为最大裂缝宽度。

第7.2.4条 最大裂缝宽度应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持续作用30min结束时进行量测。 第八章 承载力的确定

第8.0.1条 对试验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试验时,在加载或持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标志之一即认为该结构构件已达到或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一、结构构件受力情况为轴心受拉、偏心受拉、受弯、大偏心受压时,其标志如下:

1 对有明显物理流限的热轧钢筋,其受拉主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受拉应变达到0.01;

对无明显物理流限的钢筋,其受拉主钢筋的受拉应变达到0.01;

2 受拉主钢筋拉断;

3 受拉主钢筋处最大垂直裂缝宽度达到1.5mm;

4 挠度达到跨度的1/50;对悬臂结构,挠度达到悬臂长的1/25;

5 受压区混凝土压坏。

二、结构构件受力情况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时,其标志是混凝土受压破坏。

三、结构构件受力情况为受剪时,其标志如下:

1 斜裂缝端部受压区混凝土剪压破坏;

2 沿斜截面混凝土斜向受压破坏;

3 沿斜截面撕裂形成斜拉破坏;

4 箍筋或弯起钢筋与斜裂缝交会处的斜裂缝宽度达到1.5mm。

四、结构构件受力情况为第一、三款情况时,对于钢筋和混凝土粘结锚固,其标志如下:钢筋末端相对于混凝土的滑移值达到0.2mm。

注:进行加载试验时,在试验荷载值不变的条件下,钢筋应变或挠度不停的增加表示钢筋已经屈服;

第8.0.2条 进行承载力试验时,应取首先达到本标准第8.0.1条所列的标志之一时的荷载值,包括自重和加载设备重力来确定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实测值。

第8.0.3条 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本标准

第8.0.1条 所列的标志之一时,应以此时的荷载值作为试验结构构件极限荷载的实测值;当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上述标志之一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结构构件的极限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标志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极限荷载实测值。

注:当采用试验机或配有液压千斤顶的设备对受压构件加荷载时,应取整个破坏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荷载值作为极限荷载实测值。 第九章 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

第一节 试验原始资料整理

第9.1.1条 试验原始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试验对象的考察与检查;

二、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三、试验计划与方案及实施过程中的一切变动情况记录;

四、测读数据记录及裂缝图;

五、描述试验异常情况的记录;

六、破坏形态的说明及图例照片。

注:常用试验记录表格可按本标准附录二采用。

第9.1.2条 对测读数据应进行必要的运算、换算,统一计量单位,并应严格核对。

试验结构构件控制部位上安装的关键性仪表的测读数据,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应及时整理、校核。 第二节 变形量测的试验结果整理

第9.2.1条 确定简支梁、板、屋架、桁架等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短期挠度实测值,支座沉降、自重、加载设备重力加和载图式改变的影响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经修正后的第i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构件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mm);

——消除支座沉降后在第i级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构件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mm);

——梁、板等构件自重和加载设备重力产生的跨中挠度值(mm);

Ψ ——用等效集中荷载代替实际的均布荷载进行试验时的加载图式修正系数,按表9.2.1取用;

——第i级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左、右端支座沉降位移实测值(mm);

加载图式修正系数Ψ 表 9.2.1

——第i级外加试验荷载作用下构件跨中位移实测值(包括支座沉降)(mm);

Mg——构件自重和加载设备重力产生的跨中弯矩值(kN·m);

Mb——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加载值产生的跨中弯矩值(kN·m);

——从外加试验荷载开始至构件出现裂缝的前一级荷载为止的加载值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

(mm)。

注:①当量测的构件挠度试验值不是跨中挠度值时,支座沉降的影响应按距离比例或图解法修正;

②屋架、桁架自重产生的挠度可按荷载—挠度曲线作图法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