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的“凤舞”汽车轮毂 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应力分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基于UG的“凤舞”汽车轮毂 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应力分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6306123968011ca3009177

华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凤舞汽车轮毂的径向疲劳分析

从图4.14、4.15可以看出,所设计铝合金汽车轮毂的最大应力为23.6420MPa,也小于材料的疲劳极限??1?120MPa,属于安全范围,轮毂不会发生塑性变形。从整体上来看,与受力部分轮辋相连的轮辐与另一轮福连接处应力最大,为23.6420MPa。该处受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几何形状发生突变,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符合实际情况。最靠近受力轮辋区域的辐板的应力要明显大于其他两个辐板,说明这个辐板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应力主要集中在轮辐与轮辐相连处、轮辐与安装盘相连处。

图4.14 轮毂Von-Mises应力云图(a)

图4.15 轮毂Von-Mises应力云图(b)

28

华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凤舞汽车轮毂的径向疲劳分析

29

华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凤舞汽车轮毂的径向疲劳分析

4.5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车轮径向疲劳试验的原理及车轮径向载荷计算方法,以及车轮有限元建模方法和有限元结果分析。首先,建立车轮的UG模型,通过网格划分功能将几何模型离散成网格模型,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及载荷。然后运用UG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加载不同位置区域的载荷,对车轮进行了径向疲劳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车轮危险位置主要集中在远离轮辐的轮辋部分和轮辐与安装盘、轮辐与轮辐的相连处,与轮毂的实际破坏位置相吻合。从应力分析结果看来,在径向载荷作用下车轮结构内的应力水平并不高,最大应力值远远低于铝合金车轮材料的疲劳极限??1?120MPa。总体看来,车轮结构的变形量不大,也就是说,车轮结构设计的刚度性能不错的。当然车轮结构的刚度还与车轮材料的硬度有关,铸造、热处理和涂装过程的工艺对车轮结构的硬度影响很大,一般车轮结构的硬度控制在80HB以上。

30

华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凤舞汽车轮毂的弯曲疲劳分析

第五章 凤舞汽车轮毂的弯曲疲劳分析

5.1车轮弯曲疲劳试验

5.1.1车轮弯曲疲劳试验简介

车轮弯曲疲劳试验给车轮施加一个固定不变的旋转弯矩,模拟车轮在运行过程中承受弯矩负荷,试验标准要求车轮在试验负荷下经历一定的疲劳循环次数后,不能有侵入车轮断面的可见裂纹等破坏现象出现。

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方法是采取车轮固定,由电机带动偏心块进行旋转,通过加载轴对车轮施加一个旋转的弯矩。其试验设备如图5.1所示,结构原理如图5.2所示。试验时,将车轮的轮辋牢固地夹紧到试验夹具上,加载力臂与连接件用螺栓连接到车轮的安装面上,安装情况与装于车辆上实际使用工况相当【39】。

图5.1 车轮弯曲疲劳试验设备

图5.2 车轮弯曲疲劳试验原理图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