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7e63f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0d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3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2.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3.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他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真挚的情感,用自己的指挥热心帮助伙伴摆脱困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教学重点】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他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真挚的情感,用自己的指挥热心帮助伙伴摆脱困境。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理清课文层次

1.出示:旅行。

拼读:旅,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字的韵母。

师:这个“旅”虽然不是生字,可有的小朋友经常写错,尤其要注意右下部分的写法。 2.旅行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 出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他怎么会跑到牛肚子里旅行?旅行的过程是怎样的?)板书:怎么会 怎么样。

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是一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出示:蟋蟀 指导“蟀”右半部分的书写。

师: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通过它,我们会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板书:童话(科普) 4.课文虽然很长,有21个小节,可它就是分成两个部分来写的。蟋蟀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以及他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默读课文,分清课文的两个部分,做上记号。 二、学习1~7小节,了解并学习概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1.课文的1~7小节就告诉我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指名分节读,思考: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2.交流:

概括要点:红头和青头捉迷藏 红头躲在草堆里。

(小蟋蟀红头和青头在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被大黄牛吃草时吃到嘴里了。)

3.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可不是红头预料得到的,实属意外。 板书:意外

(红头不得不开始他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三、学习8~18小节描写红头的部分,了解旅行过程 (一)了解红头的旅行路线:

1.我们都很想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是怎么样旅行的呢?他到了哪些地方?请你自己读读这些描写红头的句子,看看能不能读懂,出示: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2.指名交流,出示图片,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所经地点。 3.板书: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牛嘴

(二)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读读相关句子:

1.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他的心情怎样?请你大声地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红头的心情。

2.交流并指名读,读出红头紧张、害怕、绝望的心情。

3.引读:

红头正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和草一起被牛吃到嘴里了。吓得红头大叫(“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红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觉得(“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红头悲哀地说(“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又紧张又害怕,(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红头终于又看见了光明,但是它太累了(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4.总结:看来红头的这次旅行真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四、学习描写青头的部分,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体会青头对朋友的友谊 (一)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学习准确地表达:

1.将红头从害怕、绝望、痛苦中拯救出来的是他的好朋友青头,虽然青头没有和他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但一直在指挥着红头从牛肚子里走出来。板书:指挥

2.青头是怎么指挥红头的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师生配合读,学生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红头说的话。

3.出示青头的话: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4.请学生读媒体中出示的青头的话,说说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内容标红:

牛在这时候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牛是怎么吃食物的?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牛胃的介绍)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牛是怎么吃食物的)

理解:“这时候”是指牛把食物吃到嘴里的时候。读准字音:贮藏。

介绍牛的反刍:牛吃东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把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咀嚼,这个现象叫做反刍。出示:反刍

5.从青头的话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请学生连起来将了解到的说一说(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贯、衔接)。 (二)再读相关语句,体会青头对朋友的鼓励和援助:

1.青头对牛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能指挥得那么准确。让我们再来读读青头说的话,青头除了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红头,还给予了红头什么?你能读懂吗?

2.交流: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鼓励、安慰)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鼓励)

师:是呀!青头还在不断地鼓励红头,让他不失去信心,看,这儿还有两个感叹号。 板书:鼓励 3.当红头终于到了牛嘴里,动也不能动的时候,青头就爬到了牛鼻子上: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师:这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脱险啦! 板书:援助

4.青头一边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鼓励红头,不仅如此,还在关键时刻给予红头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结束了这次历险。可爱的青头还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 。(读课题) 五、出示课后作业

找自己的朋友,一个做红头,一个做青头,演一演它们之间的故事。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意外) 怎么会

解救

青头 红头

指挥 鼓励 怎么样 牛嘴 援助 第二个胃 第一个胃

【教学反思】

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教师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提倡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