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美感 审美心理描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六讲 美感 审美心理描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9414cada38376baf1faefe

摹仿,而这种摹仿同时也就是审美的移情作用。在立普斯看来,内模仿就是审美的移情作用。不过,内模仿更强调知觉中的身体运动,但随着身体运动,同时产生一种相应的情感,模仿高大建筑时,视觉上仰和筋肉的升腾运动会产生相应的敬仰或敬畏之情。

所谓的移情就是主体面对客体时,人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身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与事物发生同情与共鸣。正是因为这种移情作用,立普斯认为,“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在实际的艺术作用中,人们运用移情,给无生命的物质灌注生命运动。如书法中“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将动、植物拟人化实际上也是移情的运用。如秦观的诗“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把内在情感投射到对象中去;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等等也都是如此。

其四,形象直觉的物我同一建立在主客同构基础之上

形象直觉的物我同一建立在主客同构的基础之上,这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内模仿是身体运动的力的样式和客体的力的式样相同,移情是情感的力的样式与客体的力的式样同构。力的差异形成不同对象内模仿差异和移情的差异。但另一方面,主体与客体力的式样同构又使得物我一体,产生形象的直觉。如中国古诗词常用柳来表达悲的情感,如“扬子江头杨柳春,杨柳愁杀渡江人。”“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阿恩海姆运用力的同形同构说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认为,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那种将垂柳结构与一个悲哀的人或悲哀的心理所进行的比较,却是在知觉到垂柳的表现性之后才进行的事情。这就是说,柳枝的力的式样与柔情和愁绪在内心形成的力的式样是同构的,所谓的“一丝柳,一寸柔情”在完形心理学家看来都是因为主客同构关系引起的。

其五,形象直觉是在心理距离下产生的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其内在需求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使主体与其内在的多种需求、欲望分离,使人的主观感知与客体的多种非审美属性相分离。瑞士美学家布洛1912年发表《“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指出,海上起了大雾,本来是一种极为伤脑筋的事情,但是如果抛开实际的功利因素,与现实保持一段距离,海上大雾也能成为浓郁的趣味与欢乐的源泉。也就是说,距离产生美。

心理距离是脱离现实功利来把握事物形象的一种心理状态。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

说:就我说,距离是超脱,就物说,距离是孤立。从前,人称赞诗人往往说潇洒出尘,说他超然物表,说他脱尽人间烟火气,这都是说他能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反过来说,形为物役,凝滞于物,名缰利锁,都是说把事物的利害看得太切身,不能在我和物中间留出距离来。中国古典美学实际上也讲距离,只不过这种距离被中国古人称之为虚静,指的是人专心凝神于对象的形象,而忘记其它方面。比如中国诗人讲究虚静。徐增称:“无事在身,并无事在心,水边林下,悠然忘我,诗从此境流出,那得不佳。”

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有“否定的、抑制性的一面——摒弃了事物实际的一面,也摒弃了我们对待这些事物的实际态度;也有其肯定的一面——在距离的抑制作用所创造出来的新基础上将我们的经验予以精炼。” 朱光潜认为,心理距离说实际上暗含着内在的矛盾。他在《文艺心理学》中说:“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尽实际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验证作品,这不显然是一种矛盾么?事实上确有这种矛盾,这就是布洛所说的‘距离的矛盾’。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P25既然这样,美感活动中的心理距离有何内涵?

在美感活动中,心理距离就是审美感觉过程中的距离,是指主体从自身的复杂性中摆脱出来,与内在的多种需求、欲望拉开距离,既指主体内在的距离,主与客之间的距离,客体的多种非审美属性深化,与人的主观感知拉开距离。所以,这种距离是一种情感的距离,既是主体的心理活动,又是客观的距离作用。如顾城《远与近》所呈现的感觉距离。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心理距离在美感活动中可以建构空灵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在展现春睡乍醒,人从无意识的睡眠转向有意识的联想的瞬间时,就建构了空灵的艺术境界。这个艺术境界的形成是主体通过心理距离成为审美主体,然后使对象成为审美对象。鸟鸣声与风雨声的入耳是主体无意识状态下感知的,与人主观的功利、认识等心理拉开距离。落花的联想又是人与在人与现实的功利拉开距离的基础之上,本自一颗无纷扰的平静的心灵。这个艺术境界的形成又是客体刺激主体产生心理距离,使主体成为审美主体。春鸟声,春雨、春花以其清新物质刺激主体的审美感知。诗人与花的相关性,不是建立在现实的视听之上,而是春的时空物质上,正是春的风雨声,激发了诗人春花的联想。就诗人而言,春晓的景象在心理距离中呈现为艺术之境,就世界而言,诗人的感觉与心绪在一定心理距离下呈现为艺术之境。在这艺术之境中,世界是春晓清新的世界,心灵是澄明如明净的心灵。所以袁牧说:“鸟鸣花薄,

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会之飘风。”

西方

柏拉图:“迷狂”来描述和揭示在审美活动中达到高峰体验时的经验状态,认为是诗神缪斯凭附于“温柔贞洁的灵魂”时引发的一种兴高采烈、神色飞舞的境界。

认识论阶段主要探讨的就是审美经验,人认识世界如何可能,人审美如何可能。这在英国应验主义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夏夫兹博里:“内在感官”说,第六感官,靠直觉来把握对象,不经过思考和推理。 哈奇生、荷迦兹:从经验的角度对审美对象做了归纳,小,线条流畅,蛇形线最美 休谟:区别了审美与认识。 语言学阶段仍然关心审美经验问题 贝尔和弗莱:有意味的形式 杜威:“艺术即经验”

现象学,精神分析学和解释学美学等都着重探讨了审美经验的问题 《审美心理描述》 中国

“比德”,“畅神”。

审美心理最难解释,人文科学涉足自然科学的尴尬,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只讨论核心概念和美感心理的性质

第一节 审美心理的过程与要素

一、审美的一般心理流程:

准备 实现 效应 审美注意 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领悟 审美感受

审美态度 审美情感 审美反思、判断

审美期待 审美回味

审美能力,审美趣味 审美情操,审美经验

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 是审美活动的开始

审美注意:客体:结构形态的新颖程度,风格意蕴有关。熟悉的地方无风景。一见钟情就在这个阶段。主体:趣味,观念,理想等与对象符合。 审美期待:预期和憧憬。朦胧的兴奋。审美超前反应。

英伽登:“充满了活力”的情绪,寻求满足的急切欲望。“在我们为一种特质所骚扰,所激动,然而又未曾与他产生直接的和直觉的交流,因而也未能为之倾倒时就会产生。”

过去的审美活动在头脑中构成了某种暂时的神经联系,所以每当类似情景出现时,主体就会产生这种朦胧的兴奋、激动的情绪。哈里玻特。

三功能:1、日常意识垂直中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2、强化主体的审美驱动力,进一步激发主体投入审美活动的热情,3、影响后续过程感知信息的选择,统一起来就构成审美定向调节功能。 二、审美知觉: (一)特征

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领悟,审美情感称为审美心理四要素。审美知觉是审美实现的第一步,是审美心理的基础,全意是审美感知觉,介定:

郎裴尔德:其特点是排除实用性和占有欲,以及全神贯注、身心完全参与和感受的非现实性

杜威:欲望的排除,,具有整体性和完美性

比尔兹利:特点是具有注意力、强烈度、凝聚力和完整性。 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 完整性:以感觉为基础,但并不是眼耳口鼻等审美感官所获得的快感的总和。不是通过

对象的局部加叠起来把握对象,而是一瞬间。原因来自于人的格式塔心理结构,一种完型压力,人后天形成的审美能力,海德格尔“澄明与照亮”,把对象朝人完整的方向把握。欣赏一朵花,首先颜色,形状上判断它是一朵化,不是叶子与花瓣与刺的组合。 ? 主动性。表面上是审美主体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组合对象,实质上是主体将自己的人格,

情感,心境带入了对象之中去重新建构对象,“移情”(克罗齐)枯藤,老树,昏鸦,没

有喜鹊,小鸟等,情感表现上的一致。

? 情感性,审美并非客观,冷静,而是鲜明的情感色调,改变了知觉本身。自然风光。“思

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夕阳能使山远近,秋色巧随人惨舒”。“移情”。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感要影响知觉对时

空的感受。

(二)、审美知觉的深层知觉——通感。

各种感觉之间挪移和沟通。

钱钟书:“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