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d9e407bed5b9f3f90f1ccf

??CODcr的去除率

400-10?97.5% 400900-50?94.4% 900180-10?94.4% 18058-5?91.4% 58??SS的去除率

??氨氮的去除率

??总磷的去除率

??10-0.5?95% 10 上述结果表明 BOD5、CODcr、SS、NH3-N、TP 的去除率均很高,需要采取脱氮除磷工艺。

2.2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需要生化去除BOD的量为400-10=390mg/L ,根据BOD:N:P=100:5:1,去除390mg/L的BOD5 同时同化去除的N和P分别为19.4mg/L和3.9mg/L。

根据一级A类的排放要求需要通过生化、物化去除的N、P浓度分别为

ΔN=58-19.4-5=33.6mg/L ΔP=10-3.9-0.5=5.6mg/L

当BOD/COD≥0.3时可生化性较好,适应于生化处理工艺,本设计为BOD/COD=400/900=0.45,可生化性好,适宜生物处理。

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在不投加外来碳源条件下,污水中必须要有充分的碳源才足以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BOD/TN这一指标是来评价能否采用生物脱氮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当BOD/TN接近于4时即表明可以采用。本设计数值为BOD/TN=6.8,适宜采用生物脱氮工艺。

较高的BOD负荷可以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 BOD/TP是用来评价工艺能否采用生物除磷的一项指标。进行生物除磷的底限是BOD/TP=17,聚磷菌在厌氧池释放的越充分,其在好氧池摄取量也越大。本设计BOD/TP=400/10=40,适宜

4

采用生物除磷工艺[2]。综上所述,本设计可以采用生物法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的处理。

2.3各污水脱氮除磷处理技术比较

鉴于上文得出来的结论,本次污水设计需要采用生物脱氮除磷才能达到出水标准,所以处理工艺的选择只能限于成熟且处理效果良好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据查《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得知本设计的进水量13×104t/d为中等规模[3]。因为设计的污水主要是以生活污水为主且城市排水管网本社也有着巨大的调蓄、混合作用,故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水质可设定为较为平稳、均匀。以此为基本条件进行如下的各工艺综合比较。

表2-1工艺技术经济性综合比较

工艺类型 COD、BOD去除

率 脱氮除磷效果 适宜规模 技术成熟度

氧化沟 较好(85%-00%)

好 中等规模 耐冲击负荷,处理流程简单

操作及管理维护

产泥量适中,无需后续处理,操作管理方便

占地及投资运营成本

较好 中等规模 AB 好(85%-90%)

SBR 较好(85%-80%)

一般 小型规模

A2/O 较好(85%-80%)

较好 大中规模

耐冲击负荷好,耐冲击负荷,处耐冲击负荷好,处理流程复杂 产泥量大,后续处理及操作均较为复杂

理流程简单

处理流程复杂

无污泥回流、污产泥量适中,后泥膨胀但操作要求复杂

续处理简单,但操作较复杂

占地面积小,为

占地面积较小,

占地面积适中,占地面积较大,普通活性污泥投资运营成本较大

投资运营成本较大

法的1/3,投资投资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大

适中

由表2-1对比分析,综合其他污水处理厂实际资料考虑,以及设计水量水质、污染物去除率要求,技术先进成熟的A2/O法不仅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耐冲击负荷强,且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不需要外另加碳源节省了运行费用。厌氧—好氧的交替进行,使丝状菌的产生变得困难,基本不会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5

其处理效率能达到BOD5和SS在90%~95%,TN可以在70%以上,TP为90%上下。在对其他处理工艺各方面的比较中有较大的优势,适宜处理本设计背景下的污水,故选用A2/O作为本次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

2.4 A2/O工艺流程简图

内回流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厌氧池回流污泥缺氧池好氧池脱水机房运走贮泥池浓缩池消毒池出水二沉池

图2-1 A2/O工艺流程简图

3主要构筑物说明

3.1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组成,一般设置在污水提升泵房集水井前后,作用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安全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防止排泥管道的阻塞。本设计分别在提升泵前集水井进口处和提升泵出口处的管渠上设置中格栅和细格栅。格栅种类有臂式、链式刚生式、回转式四种[4]。设计中,中格栅共设2组,一用一备;细格栅为四组并联,三用一备。具体参数如下: 中格栅:栅条净间距,b中=0.03m;中格栅间隙数n中=54;栅条宽度S=0.01m;栅槽宽B=2.4m;栅前水深h=0.9m;格栅倾角α=70°。栅后槽总高H=1.5m栅槽总长度L=4.2m。

细格栅:栅条净间距,b细=0.005m;细格栅间隙数n细=105;栅条宽度S=0.01m;栅槽宽B=1.8m;栅前水深h=0.9m;格栅倾角α=70°。栅后槽总高H=2.3m栅槽

6

总长度L=2.9m。

3.2沉砂池

沉砂池设置在污水处理厂前段,其主要主用是从废水中分离出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普通沉砂池的沉砂中大约有15%的有机物,这会使沉砂后的处理难度增加。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设计采用曝气沉砂池。通过对曝气沉沙池曝气量的调节可以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沉砂效率提高并且更加稳定。此外在水中曝气起到脱臭、改善水质、预曝气的作用,有利于后续处理。对后续的沉淀池、生物反应池等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及对沉沙的最终处置提供了有利条件[5]。本设计曝气沉沙池设2组并联运行。具体参数如下:

有效水深h2=2.5m;池长L=12m;单池宽度b=2.5m;单池曝气量 q=540m3·h-1;水力停留时间t=2min。

沉砂池采用PXS5000型行车式泵吸砂机,池宽为5000mm,轨距为5300mm,整机功率为5.15KW,行车速度为1.3m·min-1,并利用SLF型螺旋渣水分离器实现砂水分离,其处理能力为55~80m3?h?1。曝气设备选用YBM-2型膜式扩散器,共设置45个,每个空气扩散器间距为0.5m。

3.3初沉池

一级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处理构筑物就是初沉池,它也可以作为生物处理法中预处理的构筑物。对于一般的城镇污水,初沉池的去除对象是悬浮固体。生活污水经初沉后可以去除SS约40%~55%,去除20%~30%的BOD5,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同时一定程度上,初沉池可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对水质起到一定程度的均质效果。减缓水质变化对后续生化系统的冲击,并使细小的固体絮凝成较大的颗粒,强化了固液分离效果。按去除单位质量BOD5或固体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净化步骤。其种类按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6]。设计采用两组并联中进周出辐流式初沉池,其设计参数如下:

沉淀时间t=2h;直径D=45m;有效水深h2=4h。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