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d9e407bed5b9f3f90f1ccf

H1?h?h2?0.9?0.5?1.4(m)

式中

h2——栅前渠道超高,m,取0.5m (8)栅槽总长度L(m)

L?l1?l2?0.5?1?H11.4?1.37?0.685?0.5?1??4.2(m) tan?tan(70?)(9)每日栅渣量W(m3/d)

W?86400QmaxW186400?1.5?0.02??2(m3/d)>0.2(m3/d)

1000KZ1000?1.3说以需要采用机械清渣 式中

W1=0.01~0.03, W1——栅渣量,当格栅间隙为30~50mm时,m3/103m3(污水),

取W1=0.02m3/103m3(污水) 4.1.3格栅除污机选择

据上述数据,由《环境设备选用手册》查得,选用GL-2500型链条式格栅除污机,其各项具体规格如下表。

表4-1GL-2500型链条式格栅除污机规格

公称宽度B/mm

2500

安装角度α/(°)

70

栅条间隙/mm

30

电机功率/kw

1.5

4.2泵房设计计算

4.2.1泵房设计参数及规定[12]

(1)泵房进水角度应少于45度为宜。

(2)集水池的有效容积须至少满足污水泵5min的出水量。

(3)在满足有效容积要求的同时,集水池最高水位适宜采用与进水管渠的设计水位标高相平,集水池最高水位不应超过进水管顶部。

(4)集水池应确保水流流态的平稳良好,不应发生涡流或者滞留,如有必要可

12

按需设置导流墙,水泵吸水管则应以集水池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5)每台泵设单独吸水管及吸水喇叭口,喇叭口直径以水泵吸水管直径的1.5倍为宜,应采用喇叭口直径的0.75~1.00倍作为喇叭口外缘与集水坑边缘净距。以喇叭口直径的0.8倍设为喇叭口与集水坑的底的距离为宜,相邻喇叭口的中心距离须按照水泵机组布置的要求来确定,至少是喇叭口直径的1.5倍。 (6)集水池的标高可采用进水管底标高以下1.5~2.5m,集水坑深度以0.5~0.7m为佳,坡度至少为0.05。

(7)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的间距和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都应保证空间在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便于拆卸,并不得小于0.8m。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则应大于1.0m,作为主要通道宽度至少是1.2m。泵房与中格栅合建,至少应有满足设备的最大部件搬迁出入的门。 (8)水泵为自灌式,集水池与格栅、机器间合建的泵站。 4.2.2泵房设计计算

(1)每台泵的设计流量Q(m3/h)

Q?(2)扬程估算H(m)

Qmax5400??1350(m3/h) 44H?H静?h1?h2?7?4?2?2?15(m)

式中

h1——污水泵及泵站管道水头损失,m,取2m; h2——自由水头估算值,m,取2.0m;

H静——水泵集水池的最低水位与H1与水泵出水井水位H2之差。

单管出水井的最高水位与地面高差估计值为7.0m,集水池水深为4.0m。 4.2.3选泵

据上述数据,由《环境设备选用手册》查得,选用350QW 1500-15-90型潜水排污泵,各项具体规格如下表。

13

表4-2 350QW 1500-15-90型潜水排污泵规格

项目 转速r/min 流量/(m3/h) 扬程/m 转速/(r/min)

规格 980 1500 15 980

项目 功率/kW 效率/% 排水口径/mm 重量/kg

规格 90 82.5 350 1100

5台泵并排布置,泵轴间的间距为1.5m;泵轴与半圆直径墙的直线间距为2m;泵轴与进水半圆墙的切线间距为3m。 4.2.4集水井设计计算 (1)最小水深h(m)

喇叭口在最低水位时淹没水深为1.0m,其最低水位时水深h(m)

h?0.8D?1.0?0.8?1.5?1.0?2.2(m)

式中

D——喇叭口口径,m,进水管管径采用1000mm,则喇叭口口径D=1.5×1=1.5m。

(2)集水池有效容积V(m3)

按一台水泵8min的出水量设计计算,则集水池有效容积V(m3)

V?QT?1350?8?180(m3) 60(3)集水池面积A(m2)

A?式中

V180??90(m2) h12h1——集水池的有效水深,m,取2m。

(4)集水池尺寸

长:L?5D?1.5?4D?0.3?2?5?1.5?1.5?4?1.5?0.3?2?17.1m(设计取18m)

14

宽: B?A90??5(m) L184.3细格栅设计计算

4.3.1细格栅设计参数及规定

(1)每日最大流量,Qmax=1.5m3·s-1。

(2)细格栅设置在污水提升泵之后,栅条间隙为1.5~10mm,本设计取b细?5mm。 (3)为防止栅条间隙堵塞,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1,本设计取1m?s?1。 (4)格栅间须设置工作台并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并且应设有安全设施和冲洗设施;格栅间也要设置吊运设备以便进行格栅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5)每日栅渣量>0.2m3时,适宜采用机械清渣。

(6)格栅的动力装置应设在室内或者要有其他的保护措施。 (7)栅条宽度取S=0.01m。 4.3.2细格栅设计计算

(1)栅前水深由优水力断面B1(m2)

B1? 栅前水深h(m)

2Qmax2?1.5??1.8(m2) 则 v10.9 h?(2)细格栅间隙数n细

n细?式中

B1?0.9(m) 2Qmaxsin?1.5sin70???105

b细hv0.005?0.9?1Qma——x最大设计流量,m/s;

?——格栅倾角,°,70°;

v——过栅流速,m?s?1,取v?1m?s?1;

h——栅前水深,m;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