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ea7fb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cb

按照“强化特色、创新模式、多元发展、提高质量”的方针,引导普通高中科学定位,争创特色,努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增强普通高中办学活力。

加 强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支持依托传统和优势,多形式开展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在全省形成一批人文、数理、科技、艺术、体育、外语等特色高中。扩大办学自主 权,开展特色高中自主招生试点,鼓励创新发展。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修订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评定办法。 到2015年,全省优质特色高中达到50%。

推 进培养模式创新。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改进学业水平考试 和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教学活动。鼓励对特殊潜质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探索建立特长学生多样化的升学通 道。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开展指导。

加 大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普通高中布局,适度控制学校规模,控制班级学额,减少大班额。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公办普通高中“三限生”,建立完 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帮扶活动,提高薄弱地区和薄弱高中发展水平。建立面向社会的普通高中发展与质量评价报告制度。

(四)提高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需要的能力

17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培养体系,促进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和较高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提 高专业布局规划水平。建立以设区市为区域的专业布局和招生机制,积极探索对部分专业实行省域统筹,努力克服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 区域专业结构体系。探索建立职业学校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调整联动机制,促进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的更好衔接。实施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工 程,到2015年,全省扶持建设100个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和100个骨干专业。继续优化学校布局,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兼并重组等途径,减少学校数量,促进职业学校专门化、特色化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改革示范校、优质特色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普通高中的1.5倍以上,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30%。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到2015年,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技能等级逐步达到技师级水平。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方式投资职业教育。坚持校内外结合,发挥企业人员、场地、设备等优势,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18

深 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组建一批行业(企业)参与的职教集团或联盟,成立由行业(企业)参加的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训实习、教师培训等方面密切开展合作。制定优惠政策,认真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的有关 规定,鼓励企业主动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专业学士)-职教研究生(专业硕士)的应用型人才成长通道,加速推进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扩大高职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提高高职学生升本科比例,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到2015年,中职、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分别达到30%左右和10%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少于1万人。推进中职教育与自学考试结合,提高学生学历层次。逐步扩大职业学校减免学费、住宿费的学生比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全省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面 向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推进职业学校形成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完善就业准入 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积极 支持职业学校参与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每年完成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初高中毕

19

业生预备劳动力 培训,提高城乡居民的学历层次和劳动技能。积极推进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办学。

(五)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

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更新发展理念,科学定位,强化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开放水平,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能力,提高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分 类规划指导。引导高校科学分类、合理定位,鼓励各类高校从自身条件出发办出特色,提升水平。加强统筹,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浙江大学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加快成为国际知名大学,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具有较强综合实力高校成为国内知名高校,一批特色教学型本科院校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一批国家级 示范高职院校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高校。全面强化我省高校教学、科研、服务能力,使我省在全国成为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提高最快的地区之一。

大 力推进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本科院校抓学科。围绕一级学科,兼顾二级学科,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基础、应用、交叉新兴学科三类,各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 科体系,瞄准前沿,服务地方,建设经济社会急需的学科群;高职院校抓专业。大力扶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专业,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彰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以 学科专业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建设力度,提升学科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高校重点一级学科建设工程和高职院校优势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