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ea7fb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cb

真组织军政训练。重视基地和载体建设,实施“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 开发充实社会教学资源,推动社会组织承担育人责任。根据学科德育内容、研究性学习和专题教育要求,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和设施、 企事业单位中,筛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制、文化艺术、科技、国防、环境保护、安全、健康、关爱弱势群体等教育基地,挂牌公布。制订每个基地适 合不同学生实践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案,保证时间,落实场地设施、专业人员、安全措施,加强经费保障。全社会各类校外公益性教育设施免费向学生开放。 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成长记录或计入学分。

(四)培育优秀校园文化

努 力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加强校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 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和育人氛围。加强教风建设,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成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典范。加 强学风建设,制订完善学生守则,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建设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

组 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结合开学、毕业、升旗、入党、入团等 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重视课后科技、艺术、体

29

育活动,广泛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办好体育赛事、 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演讲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差异,体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调动师生积极性。

建立完善校园文化保障机制。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发挥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加强网络素养培育,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开发优质网络资源。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学校的影响,有效抵制不良现象。创设工作载体,“十二五”期间,实施“浙江省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建设计划”,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

(五)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改革导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各级政府加强校外教育市场指导,鼓励提供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不加重 课业负担的教育产品。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坚 持规范办学。制订完善规范办学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决制止增加课时、提高难度、集体补课、超作业量、频繁考试、成绩排名等违规行为。 严格治理各种面向学生课业的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严禁学校举办面向在校学生的各种收费辅导班。教师要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家长要合理安排子女的课余生 活,保障子女的休息时间,保护子女的兴趣爱好。

30

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投诉、举报、公告、问责和违规办学查处制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下达高考中考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升学考试成绩、录取率和“状元”进行排名宣传,不得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和教师。

(六)建立全员育人机制

创 新工作机制。坚持育人为本,把实施素质教育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全体教职员工的各个岗位,明确全员育人责任,把育 人责任与岗位职责统一起来,努力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广泛建立学生德育导师制,建立完善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

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实施学科德育,充分挖掘开发各门学科课程蕴涵的德育和学生人格培养资源和功能。“十二五”期间,建立和完善学科教育与学生思想、人格培养融合机制,根据各学科特点,制订规范大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教学大纲和计划,并做到相互沟通衔接。学科德育大纲和计划列入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和对师生考核评价内容体系。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及时推广。

突出实践体验。促进课堂教学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政府、企业和社区参与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志愿者活

31

动和社会实践的服务、评价、激励机制。大中小学生都要有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的经历。

(七)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工作合力

健全素质教育实施网络。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互贯通的工作格局,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衔接沟通,扩大学校对家长的开放,鼓励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行中小学学校家庭联系“111”计划,每所中小学建立1所家长学校,每个班主任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家访1次,每个学期结束,向每位家长反馈1份学生成长发展性评价报告。

充 分发挥社会用人制度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建立以能力为本,分层用人、依法用人、规范用人制度。行政机关、管理服务、专业技术初级岗位公开招聘时,取消学 历限制,中高级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特殊人才采用引进和协作方式,营造全社会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氛围。积极探索人 才评价方法,推广应用性人才测评技术,提高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统一规范职业资格认证质量标准,拓宽技能型人才成长职业通道。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切 实提高技能型人才工资待遇。

优 化育人环境。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公安、工商等部门着力净化网络、网址、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努力为青少年成长提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