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女记者法拉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一女记者法拉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ec9fe384254b35effd3410

第一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

摘要:奥莉娅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她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甘地夫人、阿拉法特、霍梅尼、卡扎菲等非凡人物和政治巨头,报道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她以尖锐、犀利的采访风格和独具个性的文学创作,在新闻界取得骄人的成绩,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她被视为反暴政、反集权、反专制的象征,普遍被热爱和平、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士所喜爱。本文就她的职业生涯、新闻思想、采访风格为着眼点,分析她对当代新闻学者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生涯、新闻思想、采访风格 启示。

一、职业生涯

法拉奇16岁时得到了第一份工作是进入《意大利中部晨报》的新闻编辑室,做警事和医院报道员。经过5年的磨炼,她的文学天赋受到意大利的全国性杂志《欧洲人》的注意,进入该杂志,于1953年派往美国好莱坞从事文艺报道。据查阅资料统计,从1961年到1963年,法拉奇为《欧洲人》共撰写了近百篇国际知名人士的访谈录,其中67篇是关于演员、制片人、电影节的文章,8篇是高层社会和贵族人物、4篇时装设计师的人物专访,以及10多篇对其他名人的访谈记。这些文章使她在欧洲声名鹊起。 但很快,法拉奇就对无休无止的报道音乐节、电影名人及学界名流之类的题材感到索然无味,而渴望与更广大的世界对话。她逐步把报道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大城市,采访对象趋向一些五彩缤纷的人物,这一时期,法拉奇式的专访已初露端倪。到60年代中期,法拉奇已走进世界新闻的中心,在各种重大采访活动中亮相。随后她请缨去战火中的越南,经过8年断断续续的战地记者的冒险生活,赢得了人们对她勇敢无畏精神的钦佩。1968年10月,在采访墨西哥大学生反政府示威活动中,法拉奇为了得到第一手材料跑到街头采访,结果身中三弹,差点丧命。更是强化了一个不计后果、献身真理的高尚记者形象。法拉奇曾说:“我多次面临死亡,以至于我像习惯了白天和黑夜一样。”此后,法拉奇开始了她记者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对国家元首和政界人物的采访。1974年出版了《风云人物采访记》。1980年到中国采访了邓小平,90年代起隐居纽约。 2006年9月14日法拉奇病逝于佛罗伦萨一间私人诊所,享年77岁,她带着人们对她不同的评价离开了这个世界。无论如何,她在当代新闻史上留下了自己鲜明的印记。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

二、新闻思想

读法拉奇的作品,让人会感觉到法拉奇强烈的主体意识,勇敢、正直、叛逆、咄咄逼人、提问尖锐、机智锋利、言辞泼辣。法拉奇曾说:“我不是对所见所感的一个旁观式的录音者。每次采访我都要遗下一些我的思想和灵魂的碎屑;我全

身投入我的所见所感,似乎那些和我本人有关,使我必须采取一定的立场。因此,我不是一个解剖学家型或冷眼旁观型的记者,我是带着千百种愤怒感情和千百个问题去采访的。那些愤怒和问题曾困扰过我的采访对象,而又在困扰着我。” 大多数新闻作品都是以事件为中心,进行第三人称的客观报道,这样的报道虽有真实感,但仍然和读者有一定的距离感。基于人们相信“眼见为实”的叙述,法拉奇大胆尝试,自己变成事件中的主角,成了舞台中的中心人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文章,记录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再加上她注重细节描写,又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写出的文章真实感强,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获得信任。法拉奇说:“我是一名演员,一个自我中心者。只有把我放人报道中时,该报道才是最好的。”

从法拉奇的新闻实践看,她是一位新新闻主义理论的实践者,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闻学流派之一,熔新闻与小说于一炉。倡导新闻必须提供比事实更重要的东西,即写作的风格与质量,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不仅获得事实,更重要的是获得阅读时的审美愉悦。用文学手段代替传统的报道是法拉奇独有的写作风格。她强调新闻不仅要有重大的、吸引人的、具有刺激性的事件,同时,记者更要有自己的思想,特别是要使文章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气息。

三、采访风格

1、胸有成竹,因人设问

法拉奇的采访总是有备而来的,她绝“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采访前她必定要进行充分准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仔细研究被采访之人,准备提出的问题。这样她就能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文化背景、知识修养、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等等,因人设辞,有的放矢。 二、开门见山,咄咄逼人

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是法拉奇提问的一贯风格。她经常在访谈的一开始就抓住关键问题正面出击。 三、究根问底,紧追不舍

法拉奇的采访对象都是政界精英,他们一般善于与记者周旋,对于法拉奇的尖锐问题往往虚与委蛇,闪烁其辞,加以敷衍。但法拉奇在采访中决不姑息模棱两可的回答,也决不会给对方任何逃跑的机会。她紧追不舍的发问经常把采访对象逼到不得不回答的境地。 四、抛砖引玉,抽丝剥茧

面对不愿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法拉奇会提出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问题,然后诱导对方就此发表见解,最终达到自己的采访目的。 法拉奇看基辛格是个:“粗壮的矮个子,顶着一个羝羊般的大脑袋”。在采访他的时候,她问道:“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选择谁?”这种问题大概只有法拉奇式的才能问得出。在法拉奇的旁敲侧击下,基辛格发表了他着名的牛仔言论。就因为这个言论,基辛格饱受新闻界的批评,他在接受其他记者采访时声称接见法拉奇是自己“生平最愚蠢的一件事”。

五、巧设机关,引人入彀

法拉奇说,“每一次访问都是对我的智慧的挑战,都是消耗我灵魂的一次实践”。因此她与世纪风云人物的访谈,常常是一场智力的较量。面对一些棘手问题,当采访对象正面拒绝之时,她会采用迂回的方法,由远及近,引人落入她预先

设置好的圈套。

六、尖锐凌厉,后发制人

法拉奇向往绝对自由,极端痛恨权力,她认为暴君或总统,刽子手或将军或受人热爱的领袖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不人道的和可憎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当她采访这些人物时,总乐于提出尖锐、尖刻、乃至尖酸的问题,甚至与采访对象争论起来,把提问变成正面攻击,使采访活动成为“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

四、当代新闻学者的启示

第一,法拉奇开创了“提问式”采访的先河。她擅长捕捉时机采访,采访生涯充满了冒险冲突的历史风云,提问前精心准备,提问时不断抛出问题,刁钻刻薄、单刀直入且不留情面,与受访者交锋时短兵相接,妙语连珠。法拉奇面对国家元首等一些世界上的顶级人物时泰然自若,敢于提出冒险性问题,令人钦佩,在触及一些敏感性问题时,她是如此镇定,但是让受访者哑口无言,甚至失态。而我们现在的一些记者在采访领导人时,总是谈些政治性问题,受访者说话僵硬,官方气十足。如果因重大事故采访领导时,问的也是不痛不痒的问题,的确如隔靴搔痒,问不问一个样。

第二,不为利益所趋。法拉奇恪守着记者的职业精神,她敢于挑战权力,拒绝谄媚。1952年,她初为记者,《意大利东部晨报》的编辑要求她写一篇关于共产党人政治集会的讽刺性报道,法拉奇认为这种未经调查就设定观点的行为有悖新闻的客观性,于是断然拒绝,结果遭到解雇,表现出不畏权力、正直勇敢、坚持真理的个性。在越战期间的报道中,起初法拉奇眼中的越共是“为自由而战的骑士”,因此她完全站在越共这边,公开反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我不会带着维他命、给养和现代化装备来到越南的拉瑞为约翰尼之流哭泣”描写美国士兵逃避兵役的种种丑行; 当代一部分记者经不起外界权势的压制、金钱的诱惑,为保住饭碗或者升官发财,领导让写什么就写什么,毕恭毕敬,不敢违背,更别说反抗,明显一副为官服务的丑态;为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提高,有更多的灰色收入,有偿新闻、广告式新闻常见诸于报端;为追求卖点,吸引更多读者,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增加收入,擅自制造假新闻,这样的行为层出不穷。这些记者畏惧强权,私心太重,羡慕纸醉金迷的生活,相比之下,法拉奇的个性更显得弥足珍贵。

第三,爱国主义情怀。法拉奇是意大利人,晚年定居在纽约,她深爱着美利坚合众国,但更爱自己的祖国。她从来没申请过美国国籍,多年前,在一位名人颁奖礼上,曾有一位美国大使想授予她美国国籍,她婉言谢绝。

从法拉奇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名记者身上应该具备的素质:新闻敏感、冒险精神、坚强、果敢、执着、技巧、激情。尽管法拉奇所处的时代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她的成功经验对每一位新闻学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琼.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艺术[J].新闻与写作,2006(11). [2]李霞.法拉奇的提问技巧[J].青年记者,2008(36).

[3]李金树.像战斗一样采访—法拉奇采写技巧研究[J].中国记者,2006(10). [4](美)圣·阿里科著,李青藜译:《女人与神话——奥丽亚娜·法拉奇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5]张功臣:《走近本真的法拉奇——读<神话与女人:奥丽亚娜·法拉奇传>》,《国际新闻界》, 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