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案、说课稿及课题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案、说课稿及课题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1f2aa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c

炉子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班级 辅备教师 课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六(1) 主备教师 钱书春 备课时间 2014、9、研讨时间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备课教案 辅备教师研讨记录 教学内容:课本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辨认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问题的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 3 4 等于12。 ①、一个数的 11 12②、男生人数的5 等于220人 。 8③、甲数的 是40 。 72、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5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 ①、小明体重是多少千克?(说出数量关系式,列4式计算) 5 ,小②、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占小明体重的

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分? 3、我能行: a ×b = c a和b都不等于0 ( ) ÷( )= b ( ) ÷( )= a 单位“1”指的量× 对应分率= 对应量 ( ) ÷( ) = 单位“1”指的量 ( ) ÷( ) = 对应分率 二、新授 1、引入新课,出示目标: 教学例4 (1)设置提纲,引导自学,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2)学生自查完成情况。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4)自学反馈,精讲点拨:这道题有几个知识点,解决时要注意什么?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实际问题。 (6)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 三、拓展训练,提升能力: 练习八第1—4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第二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χ千克。 4/5χ=28 28 ÷4/5 χ=28 ÷4/5 =28 ×5/4 χ=35 =35(千克) 答: 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课后反思

炉子小学课内比教学(说课)记录表

时间:2014年9月 学科 课题 数学 班级 六(1) 主讲人 钱书春 课型 展示级别 练功课 校级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附:说课稿: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7-38例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实际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实际问题的重、难点之一,因为学生在往后的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往往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这类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因此,教材借助比体重的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技能: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

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突破方法是:充分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解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是: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教学中注意抓关键句,结合题意和线段图帮助理解。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五、说学法。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并且仍具有好玩、好奇的特征,因此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以下的学法,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充分的时间讨论、思考,自己主动的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到学习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板书数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2、教学例5

(1)学生自学,并完成课本上的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