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分析 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分析 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588dc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8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发展初期阶段,往往采取存款导向型发展战略,即便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由于极易被模仿且受网点规模的制约,难以通过差异化服务从国有银行手中夺取资源,这也就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规模、信用劣势的客观存在。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在市场份额、规模与信用上处

于劣势。首先,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国有银行几乎垄断整个金融市场,加之其有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长期人力资源的积累,使民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国有银行以国家信誉担保,而民营银行完全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其信用程度远远不及国家信用。

8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4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完善民营银行运营的外部环境

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为了解决民营银行由于信用劣势,存在吸收公众存款难的问题,在治理我国信用环境,推进民间信用体系建立的同时,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样,将使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保护,从而有利于提高民营银行在公众中的形象和信誉,便于其业务的开展。同时,也将为民营银行的退出提供保障,解决因民营银行的破产、倒闭引起金融风险和社会不安等问题。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民营银行的政策环境。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由于民营银行透明度较低,金融监管缺乏有效性,容易积累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因此,要使民营银行健康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银行监管体制,使完善金融监管和发展民营银行同步进行。为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依法实施监管。二是要根据金融创新的最新发展,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指标和措施,丰富监管的内容。三是充分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制约了要求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民营银行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今年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失败教训,我国应从三方面加强建设:一是继续建立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完善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强化对利率的监督,加强风险防范。

合理制定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法规。目前,阻碍民营银行成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民营银行的“准入法规”、“监管法规”和“退出法规”还没有建立的问题。因此,合理制定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法规十分必要。具体来说,首先要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民间资本享有“国民待遇”,可以进入金融领域设立公司制的金融机构。其次,要制订具有较高标准的“准入”与“退出”法规。要吸取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信用社市场准入标准过低的教训,防止出现机构膨胀,“银行过度”现象。同时,对于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某一水平,如5%和3%的民营银行,要强制其“退出”,以防止出现资不抵债,影响

9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金融稳定的现象。再次,制订有关民营银行的监管法规,为实施监管提供法律保证。

4.2完善民营银行运营的内部环境

发挥本身的制度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由于民营银行采用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使其在制度上与国有银行相比,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要提高民营银行的竞争力,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入股的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它所获得的优良业绩正是得益于其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民生银行从成立伊始就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银行《章程》中明确界定了重大决策中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和经营班子的各自权限、相互制约机制和以投票表决进行决策的基本方式,增强了其自我约束力和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提供了保证。

利用信息优势,确立目标聚集的基本竞争战略。对于民营银行来说,除了要发挥其制度优势,还有必要根据其业务模式制定清晰的竞争战略。民营银行可以确立目标聚集战略,其原理为:银行通过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提供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提供服务的竞争对手。根据这一原理,结合自身的优势,民营银行可以选择以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为目标客户群,根据其需求提供服务,实施目标聚集的基本竞争战略。

发展民营银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所以要充分论证,选择最优的市场进入方式,逐步推进民营银行的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健、高效增长。

10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5结束语

民营银行即将大范围放开之下,有必要先行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如此,不仅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并强化我国银行业整体的风险控制意识,更可以由此倒逼民资银行“退出机制”的形成,而“有进有出”恰恰是民资银行,以及我国整个银行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实际上,在此之前,虽然我国银行业未对民资大范围放开,可事实仍然诞生了诸如民生银行、泰隆银行等极少数民资银行,但是,纵观此类民资银行的赢利模式,并未能有效跳出“利差垄断”这一框框,尽管其局部技术环节的创新,对其他商业银行有所促进,但是,就增强货币流动性、打破利率双轨制这一本质而言,其对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并无太大借鉴意义。在当下而言,在民资银行即将大范围放开之下,我们应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存款保险制度,只有这两大前提条件具备,民资银行的开放,才能真正起到公平参与、提高效率、风险自担之效。否则,单兵突进地开放民资银行,其实质可能仅是给我国垄断性的银行业,增加了几个幸运的民企而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