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计算机网络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75f8277375a417866f8f48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本章要点:数据链路层功能强大,对该知识点的复习,可以从该层所提供的功能为线索。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封装成帧(数据帧的拆分与拼接)、透明传输、差错控制(检错编码、纠错编码)、介质访问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中,主要掌握PPP及CSMA/CD协议。

对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考查,也放在的这一章中。要求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以太网与IEEE 802.3的基本原理;了解扩展以太网技术及高速以太网的楖念。

最后还需对数据链路层设备网桥(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源路由网桥)、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等知识进行复习。

一、填空题

1、网桥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连接两个或多个局域网网段。两个使用网桥互联的局域网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是不同的,但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要采用相同的协议。

2、IEEE802模型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媒体接入控制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3、在传统的、采用共享介质的局域网中,主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令牌环方法和令牌总线方法。

4、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是为了减少冲突,是在源结点发送数据帧之前,首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侦听到信道上载波信号,则推迟发送数据帧。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时重发。

5、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形,环形、星形、树形和网状。

6、在采用集线器连接的Ethernet局域网中,物理上采用的是星状拓扑结构,而逻辑上采用的是总线状拓扑结构。

7、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其中,Internet属于广域网。

8、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9、IEEE802.3规定,在最小帧的长度为512b,传输速度为100Mb/s时,局域网的最大覆盖半径为512m。

10、Ethernet交换机的帧转发有三种方式,分别是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和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

11、在OSI环境中,发送方向的应用进程数据依次从应用层逐层传至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称为帧。

12、在传统的、采用共享介质的局域网中,主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令牌环方法和令牌总线方法。

13、虚拟局域网是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上的,在功能上和操作上与传统的局域网基本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不同。基于交换机端口号的虚拟局域网划分是最早和最通用的划分方式,其特点是把交换机按照端口进行分组,每组定义一个虚拟局域网。 14、CSMA/CD在网络通信负载较低时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

15、从编址方案来看,网络中的地址可以分为静态编址、可配置编址和动态编址三种方式。

二、名词解释

1、PPP

点对点协议(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PPP 最初设计是为两个对等节点之间的 IP 流量传输提供一种封装协议,主要解决封

装、透明传输与差错检测三个问题,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2)链路控制协议LCP:一种扩展链路控制协议,用于建立、配置、测试和管理数据链路连接。

(3)网络控制协议NCP:协商该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包格式与类型,建立、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2、CSMA/CD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中。CSMA/CD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个站点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监听介质:

①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

②如果介质是忙的,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介质空闲,就立即发送;

③站点在发送帧的同时需要继续监听是否发生冲突(碰撞),若在帧发送期间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串阻塞信号以强化冲突,保证让总线上的其他站点都知道已发生了冲突;

④发送了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返回步骤①重试。

三、选择题

1、在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___B____。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能覆盖的地理范围,而且还在于___D___。 A.所使用的传输介质 B.所提供的服务 C.所能支持的通信量 D.所使用的协议

3、城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C 。

A.WAN B.LAN C.MAN D.VAN 4、广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A 。

A.WAN B.LAN C.MAN D.VAN

第4章 网络层

本章要点: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核心层,从网络层的功能上看,它的主要功能是路由与转发,路由算法主要包括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等。在路由协议方面,掌握自治系统(AS)、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的概念及常用的三种路由协议(RIP、OSPF、BGP)及其实现。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是IP协议,要求掌握IIPv4地址、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等。另外,还有与IP协议相关的其它协议(例如,ARP协议、ICMP协议等)也将放在一起进行考查。

最后,还要熟悉网络层设备(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路由表与路由转发等技术。

一、填空题

1、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是主机在Internet上唯一的地址标识符,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物理地址是主机在进行直接通信时使用的地址形式。在一个IP网络中负责主机IP地址与主机名称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DNS;负责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ARP。

2、对于下面给定的IP地址,请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类,并写出它们的网络地址,主机号以及它们所在网络额广播地址。

(1) 已知IP地址为197.99.222.139。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地址类C网络地址197.99.222.128

主机号11直接广播地址197.99.222.255

(2) 已知IP地址为119.28.188.99。子网掩码为255.255.255. 0

地址类A网络地址119.28.188.0

主机号99直接广播地址119.28.188.255

3、将IP地址11001010010111010111100000101101按照点分十进制应该表示为

202.93.120.45。这是一个C类IP地址,所属的网络为202.93.120.0,这个网络的受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直接广播地址为202.93.120.255。

4、某计算机的IP地址是208.37.62.23,那么该计算机在C类网络上,如果该网络的地址掩码为255.255.255.240,问该网络最多可以划分14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14台主机。 5、IP地址的主机部分如果全为1,则表示直接广播地址,IP地址的主机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网络地址,第一个字节为127的IP地址被称为回送地址。

6、为IP分组选择转发路径的过程被称为路由选择,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ICMP是网络层的协议。它传递差错报文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

7、路由器是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用于在网络层互联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并完成分组在不同网络间的接收、存储与转发。典型的路由器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路由选择部分和分组转发部分。

8、路由表可以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使用路由信息协议RIP来维护的路由表属于动态路由表。

9、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网关。

10、虚电路服务是OSI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11、传统电话交换采用电话交换网络来传送语音信息,而IP电话则采用TCP/IP网络来传输语音信息。

12、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于(1)____B____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2)____A____。RIP规定分组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增加1,在实际使用

中,一条路径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3)____C____。RIP协议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维护到各目的网络(4)____A____的路由信息。现在假设路由器X和路由器K是两个相邻的路由器,X向K说:“我到目的网路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K就知道:“若将到网络Y的下一个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_(5)___D____

(1) A.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集中式路由算法 D.固定路由算法

(2) A.简单 B.可靠性高 C.速度快 D.收敛快

(3) A.10个 B.16个 C.15个 D.无数个

(4) A.距离最短 B.时延最小 C.可靠性最高 D.负载最小 (5) A.N B.N-1 C.1 D .N+1

二、简答题

1、IP 2、ARP 3、ICMP 4、RIP 5、OSPF 6、BGP

三、选择题

1、因特网使用的互联协议是 A 。

A.IP协议 B.IPX协议 C.RIP协议 D.ARP协议 2、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C 。

A.报文 B.帧 C.分组 D.信元

3、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 B 实现的。

A.网桥 B.路由器 C.通信子网 D.电话交换网 4、路由器是工作在 C 上的互联设备。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5、路由选择指的是 B 。

A.选择通信介质 B.网络中间结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C.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D.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6、当网络A上的一个主机向网络B上一个主机发送报文时,路由器需要检查 A 地址。 A.IP B.物理 C.端口 D.其他 7、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D 。

A.需要包含到达所有主机的完整路径信息。 B.需要包含到达所有主机的下一步路径信息。 C.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信息。 D.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步路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