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组织学》(上)自学任务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铁路运输组织学》(上)自学任务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76be0316fc700abb68fc4b

第二节 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

1. 了解列车到发技术作业有哪些 第三节 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

1. 掌握货车集结过程基本概念;

2. 掌握货车集结时间、车列的集结过程、车列集结时间、车列的货车集结车小时、按调车场和按车流集结过程等概念;

3. 掌握T集=cm 计算原理的证明方法及货车集结时间与车流量的关系; 4. 了解压缩货车集结时间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

1. 掌握货物作业车取送过程; 2. 掌握合理取送车顺序的基本原则; 3. 掌握非直达车流取送车顺序的确定方法; 第五节 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1.理解统一技术作业过程的含义; 第六节 车站信息及票据传输过程

1. 理解车站信息及票据作业流水线图。

重点:非直达车流的取送顺序、货车集结过程、车站信息及票据作业流水线图。 难点:货车集结时间原理。

复习思考题:2、4、5、7、10、12、14、17、19。

作业题:由一台调车机车负责A、B、C三个货物作业地点的取送作业,现有上述

三个地点的待送车数分别为20车、12车和18车,取送时间各为20分、30分、44分,作业完后车辆尚未确定出发时间,试确定送车顺序。 第七章 车站工作的协调 不要求。

第八章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自学时数:5; 第14周完成) 主要内容:

本章通过对技术站指挥系统的分析,介绍了车站作业计划含义、作用及相互关系、编制负责人、班计划、阶段计划内容编制依据和方法、车站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本站车、中转车停留时间计算方法、号码制与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统

9

计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车站工作分析种类和内容及车流分析的重点内容等内容。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基本知识,并领会技术站指挥方式与办法、并可以运用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统计完成统计。 基本要求:

第一节 车站作业计划

1. 了解车站班计划的内容、依据和编制方法; 2. 了解阶段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3. 了解阶段计划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车站作业调度指挥

1. 了解调度在不同情况下的调度调整措施有哪些;

2.理解出发列车运行线临时运休造成车流积压时所采取的措施; 3.车流不足影响列车正点满轴发出时所采取的措施;

4.理解为提高调度指挥水平和作业计划编制质量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第三节 车站工作统计

1. 了解一车站统计工作主要内容;

2. 掌握了解车站中、停时的号码制、非号码制统计方法及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可以采用非号码制进行指标计算;

3. 理解运用车与非运用车的区别,并可以正确区分二者; 4. 掌握中、停时的含义。 第四节 车站工作分析

1. 了解分析工作的种类和内容; 2. 了解车流分析的重点内容;

3. 掌握车站办理车数、车站有调车数、本站装卸车数的含义。 重点:日班计划、阶段计划内容,编制原理。 复习思考题:1、2、4、5、8。 作业题:

某站货场昨日18:00结存货物作业车4辆,于本日15:00发出,本日货物作业情况如下:

A车列1:00到达空车4辆,重车3辆,其中空车4辆和重车卸后1辆装车

10

后于15:00发出,余重车2辆卸后于18:00空发。

B车列6:00到达重车8辆,其中5辆卸后又装,于18:00发出。 要求:计算本日装卸车数和停时。

第三篇 车流组织

第一章 铁路车流组织概述(自学时数:3; 第15周完成) 主要内容:

本章通过对铁路车流组织思路和基础知识的分析,介绍了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含义、组成、作用、货物列车的分类及含义、正常径路、特定径路的概念和选择车流运行径路的主要因素等内容。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基本知识,并领会编组计划的含义和货物列车的分类方式。 基本要求:

第一节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和任务

1.理解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含义; 2.了解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组成; 3.理解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作用; 第二节 货物列车的分类

1. 掌握货物列车按不同方式的分类方法;

2. 理解直达、直通、区段、摘挂、小运转的区别; 第三节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和原则

1. 简单了解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

2. 了解始发直达、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原则; 第四节 车流径路的确定原则

1. 掌握车流径路(最短径路、特定径路和迂回径路)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影响车流径路的主要因素;

重点: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货物列车分类。最短径路、特定径路的基本概

念。

复习思考题:1、2、4、7、8。

第二章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自学时数:3; 第16周完成) 主要内容:

11

本章通过对装车地直达列车编制方法的分析,介绍了装车地直达列车含义、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优点和应具备的条件及其组织形式、固定列车运行线概念、循环直达列车概念考核装车地直达运输效益的主要指标等内容。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基本知识,并领会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形式和条件。 基本要求:

第一节 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的意义、条件与评价准则

1. 掌握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定义及其组织形式; 2. 理解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意义; 3. 了解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方案及其效益分析

1. 了解循环直达列车的概念和组织原理; 2.了解基地直达列车的概念和组织原理; 第三节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1.简单了解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步骤; 2. 了解考核装车地直达运输效益的主要指标内容; 重点:装车地直达列车的组织方案及开行条件。 复习思考题:1、2、3。

第三章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自学时数:6; 第18周完成) 主要内容:

本章通过对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编制方法的分析,介绍了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因素及确定方法、铁路方向上列车编组计划统一编制的原理、支点站地点的选择、单组列车编组方案车小时消耗的计算方法、分析计算法的理论基础、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含义及数学描述、直线方向五个技术站的表格计算法的计算、分组列车中基本车组、换挂车组、车组换挂站概念等内容。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基本知识,并领会编组方案车小时消耗计算原理,并可以运用其确定最终列车编组方案。 基本要求:

第一节 优化编制编组计划的因素及其计算

1. 了解编制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因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