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SE管理体系标准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QHSE管理体系标准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85bda1d1f34693daef3e73

Q/SY1002.2-2008

解和配合。

5.5.4.3.7 对于可能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组织应制定包含社区力量在内的应急救援和响应预案,并联合进行演习。

5.5.4.3,8 组织基于调查分析和评估确立社区和公共关系的政策,制定社区和公共关系改进的计划并付之实施。社区和公共关系改进的计划包括:

———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如广播、有线电视、网络、板报、传单等; ——对社区进行赞助; ——支持社区发展; ——加入社区公共应急系统; ——参与社区其他公益活动等。 5.5.4.4 输出 典型输出包括:

——社区和公共关系的政策;

——社区对组织的风险和影响及控制方案; ——与社区信息沟通和处置记录; ——社区和公共关系改进计划和行动等。 5.5.5 作业许可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作业许可程序,规定作业许可类型和证明,以及作业许可的申请、批准、实施、变更与关闭。作业许可内容应包括区域划分、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以及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责任和授权、监督和审核、交流沟通等。通过执行作业许可程序、控制关键活动和任务的风险和影响。 5.5.5.1 意图

通过识别并确认高风险作业,实施作业许可与作业证明,有效控制及降低作业现场风险和影响,确保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的实现。 5.5.5.2 输入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作业许可程序,识别并确认较大风险的活动,针对这些活动设立作业许可和证明的票证,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应包括: ——实施作业许可的对象、范围和类别; ——每个类别的作业许可和证明票证; ——作业申请的提出及要求; ——风险分析和描述; ——风险控制措施及现场确认; ——审核、批准等的逐级授权及责任; ——作业过程的现场监督、隔离与监控; ——作业结束后的关闭或销票等。 5.5.5.3 过程

5.5.5.3.1 组织可依据风险判别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定作业许可实施的对象和范围,包括而不限于:

——电网操作、维护和检修; ——临时用电;

41

Q/SY1002.2-2008

——高处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 ——动土作业;

——易燃、易爆区域的动火作业; ——大型吊装; ——爆破;

——厂区设备、管道盲板的抽堵作业;

——放射源作业等。

5.5.5.3.2 作业许可在形式上分为作业许可证和作业证明两种。作业许可证在通常情况下需要相应的作业证明共同使用。

作业许可证有如下五种类型: ——冷作业许可(绿色); ——热作业许可(红色); ——电作业许可(黄色); ——起重作业许可(棕色); ——放射作业许可(黑色)。 作业证明有以下几种:

——隔离证明,如机械/过程隔离证明(绿白相间)、电隔离证明(黄色); ——动土证明(棕白相间);

——有限空间/容器进入证明(蓝白相间); ——安全系统旁路/跨越证明(紫白相间)等。 5.5.5.3.3 作业许可票证设计时,应包括: ——作业项目名称和地点; ——明确作业场所负责人;

——具体作业的步骤、需要的施工机具和资源; ——作业项目相关方的协商、技术交底或要求; ——所有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评价结果; ——拟采用的风险控制和防护措施; ——应急措施及应急设施;

——提供检查作业安全措施落实的依据; ——作业许可的有效期限;

——作业结束后的作业许可终止确认等。

5.5.5.3.4 作业前应办理作业许可申请,审批人应现场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5.5.5.3.5 作业前将作业许可内容传达到所有作业现场人员,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5.5.5.3.6 作业人员、现场监护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和资质,作业许可审批人应经过授权。 5.5.5.3.7 作业许可中需要监测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对监测结果负责。 5.5.5.3.8 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条件等发生变更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许可。

5.5.5.3.9 同一地点的交叉作业项目或可能同时涉及到多种类别的危险作业情况,应满足每种作业许可的要求。 5.5.5.4 输出

42

Q/SY1002.2-2008

典型输出包括: ——作业许可管理程序;

——相关作业活动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作业许可和证明的票证。 5.5.6 运行控制

组织应确定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活动和任务,并且不同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应针对这些活动和任务进行策划,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 a)对于因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运行情况,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和工作指南; b)在程序和工作指南中对运行准则予以规定; c)对于组织所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和要求通报承包方和(或)供应方; d)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风险和影响; e)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推行清洁生产,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污染物超标排放时,应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并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5.5.6.1 意图

通过对确定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运行过程实施控制,以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 5.5.6.2 输入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确定与健康、安全与环境相关的活动和任务,基于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需要进行策划,使这些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下运行。应满足以下内容: ——建立相应的程序或工作指南,并规定运行准则; ——确认作业人员的资质和能力; ——确定关键活动和任务并进行策划; ——确保所使用的设施完好;

——包括承包方和(或)供应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明确工作场所的正常状态和环境条件; ——明确清洁生产的要求和具体做法等。 5.5.6.3 过程

5.5.6.3.1 组织应确定与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相关的活动和任务,并进行策划。不同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应依据计划、程序和工作指南开展活动和任务: ——管理者和管理层应遵循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制定目标和活动计划;

——执行层应执行计划和工作程序,制定有关活动和任务的文件、卡、表,指导各项工作; ——操作层应按照确定的工作指南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作业许可)规定的要

求完成任务。

5.5.6.3.2 组织应对识别的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运行控制方法应包括: ——选择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选择可接受的运行准则;

——需要时建立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如何对活动和任务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 5.5.6.3.3 组织在对运行控制进行策划时包括以下方面:

——根据活动和任务的性质以及风险特点,确定是否需要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

43

Q/SY1002.2-2008

——相关方所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并通报相关方; ——对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应考虑运行控制的要求,包括

人机工程的要求,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风险和影响;

——可能影响相关方的情况; ——能源资源利用情况; ——污染物综合处理利用情况等。

5.5.6.3.4 根据运行控制的策划结果,制定程序并形成文件。文件应表述简单、明确、易于理解,并明确职责和权限、方法。

5.5.6.3.5 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执行任务人员的能力、与之有关的风险及对设施和操作的其他方面的影响等因素,制定现场工作指南,如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规程、工作手册等。除了程序和工作指南外,运行控制还可包括对监视和测量的规定,以确定是否符合运行准则。

5.5.6.3.6 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相关方及顾客要求,针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以及服务过程,实施清洁生产。

5.5.6.3.7 组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污染物超标排放时,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定清洁生产方案。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可考虑与健康、安全与环境的风险和影响的评估过程结合。组织可从以下方面制定清洁生产方案: ——原辅材料和能源替代; ——技术工艺改造; ——设备维护和更新; ——过程优化控制; ——产品更换或改进; ——废物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 ——加强管理;

——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积极性的激励。 5.5.6.4 输出 典型输出包括:

——针对各个活动和任务的运行控制程序和工作指南等文件; ——清洁生产方案;

——执行运行控制程序产生的记录和资料。 5.5.7 变更管理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控制组织内设施、人员、过程(工艺)和程序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避免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有害影响及风险。包括: a)对提议的变更及实施应确定并形成文件; b)对变更及其实施可能导致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进行评审和做出记录; c)对认可的变化及其实施程序形成文件; d)提议的变更应经过授权部门的批准。 注:当新的运行或者更改运行会引起管理体系的变化,变更管理不再适宜,组织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计划。 5.5.7.1 意图

通过对设施、人员、过程(工艺)和程序等变更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因变更而产生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不利影响。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