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微创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89d75c5022aaea998f0fbc

《微创新:五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

阅感:

主要论点:创造力可通过系统的培养得到提升,因此它并不是那些具有创造力慧根的才的专利。

该书首次提出“创造性系统思维”,通过数据调查以及分析,同时附以翔实的例子,总结出五大改进创造力的思维策略。其分别为:减法策略、除法策略、乘法策略、任务统筹策略和属性依存策略。

减法策略的主要原理为:想象将某个产品或者工作流程中的某个部分刻意清除出去,剩余的部分则保持原状。这里的关键在于,把你曾认为必不可少的部分删减掉。

除法策略的主要原理为:把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分解成多个部分,再将这些分解后的部分进行重组,这样做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产生一种全新的功能,二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某个已有的功能。

乘法策略的主要原理为:通过选择一个对象、对它进行复制和修改,从而构想出一种全新的产品或服务。

任务统筹策略的主要原理为:使用任务统筹策略时,你需要将一个附加的任务(或者功能)分配给某个产品、服务或者流程中

一个已有的部分。这个部分既可以是内部构件,也可以是外部构件,但前提是,它必须在“框架内”。

属性依存策略的主要原理为:缔造有意义的依存关系。

此处对减法策略与任务统筹策略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获取财富的快捷手段是减少欲望。

——彼特拉克

“减法策略”可被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以退为进”。按照此书中的原理,我认为其可被理解为:在满足需求或是其他必要因素的前提下,减法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资源最优化的条件下实现产品或是思维的创新。

本书将减法策略安置在第一论述策略的位置上我认为是恰到好处的。首先,然后五大策略里,减法策略最令人接受。 其次,它引进一些主要的思维矛盾——一些思维陋习,例如:结构性固着(结构性固着”是一种思维定式,意思是人们容易把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圈定在它们原本隶属的那个范围内,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并认为它们应该以我们熟悉的样子而存在。如果这个熟悉的样子发生改变,我们就会觉得无所适从,会本能地认定这种改变是不妥的。)

进一步理解减法策略。“删除导致的结果必须是:即使没有让技

术本身更上一层楼,某个产品或服务也能得到提升。”同时,减法策略某种条件下也可帮助我们重新理解、设定问题。此种也是思维创新性的一种表现。

我们没钱,只能思考。

——欧内斯特·卢瑟福

“任务统筹策略”被本人浅薄地理解为:当一切的技术、资源、其他条件有限时(或通过假设一切条件有限),通过对已有的部件附加尽可能度的功能,已达到资源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作用,即“一专多能”。

例如通过利用跑步鞋测算里程数、利用验证码进行数字录入、利用“无用”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制定各种营销策略等等。此处种种都是通过思考有什么东西可以是通过承担新任务而得到提升,甚至是改造而满足我们的额外的需求的。

关于书中提及的三种关于如何运用任务统筹策略的方法——任务外包、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内部资源、让内部元素发挥某个外部元素的功能,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书认为,最好的创造应该是可以被创造在已有的能力或是思维里的(即本书中虽说的“框架内”)并非来自于突然间的灵感迸发;而且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可具有的能力,并非令人仰止、可望不可求的“天赋”。

依我浅薄的认识应该是,书中论述的五种思维策略是在指导我们利用“现成”即自身可利用或是已存在本身环境因素内的事物进行对“矛盾”经行化解,从而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法。

然而,并非“框架内的思考”催生的想法是最好的,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必须得考虑可行性、可靠度。成本投入等一系列现实因素,但好消息是,这种创造一定是最有创意的。

最后作为总结,根据“纽扣哲学”理论:事业、企业、生活需要创新这是大家所共知的,但绝大对数人都在创新面前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