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98b4ea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6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对修辞方法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分析: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凫寻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B.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分析:“信任”一词赋予小鸭子以人格化行为,富有情味地表达出作者对小鸭子的尊重、亲近和喜爱。 C.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分析:这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人们对我学鸭子的行为充满赞赏之情。

D.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分析: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叼着毛线飞的情景。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静谧(mì) 热忱(chén) 殉职(xùn) 拈轻怕重(niān) ....B.鄙薄(bì) 派遣(qiǎn) 泯灭(mǐn) 见异思迁(qiān) ....C.纯粹(cuì) 休憩(qì) 埋怨(mái) 否极泰来(pǐ) ....D.惬意(xiè) 狭隘(ài) 抨击(pēng) 振聋发聩(kuì)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gài)汲(jí),常一人居外。 ..

B.杞(qǐ)国有人忧天地崩坠(zhuì),身亡(wú)所寄,废寝(qǐn)食者。 ....C.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yōu)其坏? ...D.其人舍(shě)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4.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比喻)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②。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共13分,每空1分) (1)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知否?知否?-------------------。

(4)羌笛何须怨杨柳, 。

(5)《论语》中阐述学与思的句子是 , 。

(6)王昌龄《从军行》中抒发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千古名句

是 , 。

(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三、诗歌鉴赏 7.陇 西 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8.4月23曰“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増长见识; 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文阅读(2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文学常识填空(7分)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 )居士,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名,“志”是( )的意思,“异”指( ) 的故事。郭沫若称赞蒲松龄作品“ , 。” 2)解释加点的词语(8分)

(1)目似瞑,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2)一狼得骨止( ); 止增笑耳( ) ..(3)盖以诱敌( ); 恐前后其受敌( ) ..(4)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3)翻译句子(6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4)原文填写(4分)

(1)体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2)体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5)说一说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4分) 10.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 .(2)顾野有麦场(_____) .(3)少时,一狼径去(_____) .(4)目似瞑,意暇甚(_____)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3)参照示例,概括本文的内容。

示例:(1)第1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屠户遇狼,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2)第2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4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情醉纳蝉村 丁玉辉

在一片纵横阡陌的田野尽头,绵延着苍翠奇秀的喀斯特群山。山脚下,有一个由青石块构成的村寨掩映在毛竹绿树中。清澈的紫环河从村前潺潺流过,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远远望去,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宁静安详,像一幅淡雅的水彩画。这就是有“中国金都”之称、贵州贞丰县最具田园风光和布依风情的纳蝉村。

我们的到来,打破了布依村寨的宁静。在长号和唢呐声中,热情好客的布依同胞把我们迎进了村寨。美丽的布依姑娘唱着甜美的歌:“布依姑娘欢迎你,敬杯米酒表心情。……”笑盈盈地,纤手捧米酒,送到唇边来,谁也经不住这温柔的盛情。即便酒不醉人,情也醉人。一杯米酒下肚,心里更充满了甜蜜的情愫。

在古榕树下,我们充满兴致地观看表演。一位头裹青布帕,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老人,将酒倒进唢呐,我好好奇:唢呐还要喝酒?老人说:用米酒润润嘴,吹出的音调才纯正。独具民族特色的《纺织舞》,在悠扬的唢呐声和铿锵的锣鼓声中,伴着婉转的月琴声和悦耳的木叶声开始了。十余名头裹大盘白帕,

身着蓝白条纹土布的布依姑娘,像美丽的蝴蝶,翩翩飘至坝子中。一个个笑靥含情,眉如远黛,眼若秋水,如带露的芙蓉,惹人怜爱。

姑娘们用轻盈曼妙的舞姿,演绎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采棉花、纺织、编织、染布、到织成布匹的过程,形象反映了纯朴的布依姑娘的心灵手巧和勤劳。接着是《金秋忙》。通过浓郁的民族舞蹈,把插秧、收割,到挑着金黄稻谷回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反映了布依族是一个崇尚自然、热爱劳动的民族;也反映了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种植水稻的民族,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仲家善耕,专种水稻,兼种果木……”

在布依古老动听的“八音调”伴奏下,歌舞《绣花篮》开始了。布依姑娘带着针线篮到田间劳动,间闲时,拿出针线,一边唱,一边低头给心上人绣花包。表演细腻,一颦一笑和灵巧的手势,都透着纯真,生动反映了布依姑娘的真诚和对纯洁爱情的美好憧憬。我问陪同的县委干部:她们唱的啥?他翻译成汉话:“想到六月六见表哥,自己高兴在心里说:再苦再累,也忘不了对你的思恋,远方的表哥啊!请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把爱绣在你的心上。”多朴实!多感人!不禁使我感慨:万古沧桑,唯有爱是不变的歌!

最后一个节目是《甩糠包》。反映布依青年男女在公开的娱乐中,互表爱慕以选择情投意合的伴侣。女方看中对方,便将绣有荷花或鸳鸯的糠包甩给他;若男方心仪,打个秋波,拿着糠包便相约离去。这时,只见布依老人对着唢呐鼓着嘴,吹得如痴如醉,音质纯正,曲调欢畅。

在灿烂阳的光下,微风中摇曳的古榕树显得青翠欲滴,树梢的两只喜鹊惊奇地望着热闹的人群,不时用嘴梳理着柔软的羽毛。远处,一头水牛在河畔悠闲地甩着尾巴。几只白鹅伸着长颈飘荡在小河里。在这真山、真水、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里,观赏原生态的、有《诗经》雅韵,魏晋遗风的布依歌舞,真令人陶醉。……

突然,两只红色的糠包甩入我怀中,一只掉落地上,我急忙起身去拾,惹得两位布依姑娘开怀大笑。我不知姑娘的心情;可我知道:我永远也忘不了这宁静的纳蝉村,还有美丽的布依姑娘。 阅读推荐课上,语文老师张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丁玉辉的《情醉纳蝉村》,引起我们的思索。 1)纳蝉村的布依族同胞热情好客,他们依然保留着民族特色的生活内容。请你谈谈该如何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了充满风情与温情的布依族习俗与表演。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或者地方特色的表演呢?请任选一种,向大家做简要的介绍吧。 1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徵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本段围绕一个“______”字描绘雪后山景,按照______顺序,从山上、山尖至______、______进行描绘,突出了雪后小山“______”的特征。

2)依照示例,概括选段所描绘的某两处“画面”。 示例:青松擎花

3)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哪个用得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补)上一道银边。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青黄)。 ..4)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