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a26efba300a6c30d229fb7

杭州市夏衍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共5页,44题。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试卷Ⅱ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题2分,共74分) 1.读图3,由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是图中所示的航线

A.① B.② C.③ D.④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下列各项,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可靠政治保障的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圈地运动的进行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3.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 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4.16世纪初的头几年里,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的价格在里斯本从每担80杜卡特(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金币)下降到每担20杜卡特。而同时威尼斯的胡椒价格却从每担42杜卡特涨价至每担80杜卡特。这一史实可以作证的历史现象是( )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物种大交换 D.美洲大开发 5.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5世纪末16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 1 -

1498—1501年 1502—1505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D.光荣革命

6.图8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 A.马可尼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贝尔

7.某同学在阅读《世界文明史》时,看到这样一句话:“??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材料中省略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工业革命 C.欧洲启蒙运动 D.美国罗斯福新政

8.1993—1995年,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在3.3%以上。1997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7%,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最为强劲的一年。当时美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B.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

C.增加供应、刺激新需求,推动传统工业大发展 D.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9.有学者认为:“从美洲传到东半球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品种则更多,有玉米、马铃薯、花生、番茄、辣椒、棉花、烟草、可可豆、菠萝、木瓜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东半球”经济发展的落后 B.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 C.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各地区的联系 D.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

10.1562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从非洲几内亚购买了400个奴隶,连同英国制造品一块运到海地出售。返程时,霍金斯运回了海地出产的食糖、金银等,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最初的“三角贸易”。材料反映的英国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有

①推行不平等贸易 ② 贩运黑人奴隶 ③野蛮的掠夺 ④开展圈地运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是

- 2 -

A.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 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C.贝尔发明电话机 D.卡尔·本茨制成最早的汽车 12.下列用于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机器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13.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B.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C.农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

14.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概括正确的是( )

A.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 B.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 C.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 D.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

15.媒体报道“到2000年12月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 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带领美国出现如此繁荣的总统是( )

A.罗斯福 B.尼克松 C.里根 D.克林顿

16.“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但是)历史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两个国家是

A.英国、比利时 B.意大利、荷兰C.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D.法国、联邦德国 17.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成功地渡过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其主要手段是 A.实施自由放任政策 C.确立责任内阁制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D.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8.“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

- 3 -

无从辨认。”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 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 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 19.戴高乐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闻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美国能够享受“超级特权”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力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美国政府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D.美国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储量 20. 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

A.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 B.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C.调整农产品结构 D.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21.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举办公共工程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恢复银行信用 22.克林顿执政创造美国经济扩张的奇迹表现在 A.通货紧缩时,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失业率高 B.经济繁荣带动高就业率,导致通货膨胀 C.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D.政府干预经济,大量扩建公共工程,巨额财政赤字

23. 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并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下列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有 ①关贸总协定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银行 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 1989年问世的某国际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的标识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