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bfbd34d1f34693daef3eea

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13142208刘杨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来验证凯恩斯边际消费递减理论在中国居民消费中的适用性。通过研究得到凯恩斯绝对消费倾向在中国地区是适用的。其此,通过分析看以看到中国居民消费倾向比较低,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策略来刺激中国居民的消费。

关键词:中国 城镇居民 绝对收入

西方消费理论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消费理论要自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开始,相继经过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和布拉姆伯格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霍尔的理性预期——永久收入假说、曼昆和金博尔等的预防性储蓄假说以及扎尔德斯等流动性约束假说几个阶段,其发展基本上遵循这样的一个线索:由即期消费扩展到跨期消费,由确定性下的消费扩展到不确定性下的消费,由较宽松条件下的预算约束扩展到较严格条件下的预算约束。具体可以将这些理论分为两大类:

(1)传统消费理论

早期的消费理论包括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些分析都假定消费者能准确预期未来的收入,即不存在不确定性,因而被称为传统消费理论。

(2)不确定性下的现代消费理论

消费者面临的环境实际上是不确定的环境,其决策也是一个在非确定下的连续决策问题。由于传统消费理论对消费者不确定性下的消费不能给的解释,就出现了不确定性下的消费理论,其中以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假说的影响最大。

尽管目前国内外研究消费理论的文献较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探讨影响居民消费因素以及消费习惯的研究,例如乔为国和孔欣欣(2005) 研究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变动趋势的影响, 认为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不会影响消费倾向的变化, 但超过一定范围后, 随着收入差距变大, 消费倾向变低, 并得出结论认为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是造成近年来我国消费倾向变低的重要原因。郑茜等(2006)通过分析工薪差距和可支配收入差距对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倾向的影响, 指出正是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 导致中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预期下降, 支出预期上升。王军、绳国庆(2006) 对北京的数据进行了研究, 认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消费倾向下降。董晓琳(2005) 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居民倾向下降的重要原因。朱国林、范建勇和严燕(2002) 经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是导致我国总消费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秦顺乔,周永祥(2005)从实证角度验证江西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时指出江西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呈递减趋势。从统计意义上可以说,收入分配比较集中时,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也较低,根据前面的推断,可以认为边际消费递减假设是成立的(黄丹,席酉民,

1

1999)。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其理论核心是消费和储蓄取决于可支配收入。他认为,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两个方面,即Y=C+S,其中Y表示可支配收入,C代表消费,S则是储蓄。在解释消费和储蓄的关系时,有一个理论核心: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却在不断减少。这一“心理法则”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此假说以三个命题予以说明:

(1)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 (2)边际消费倾向MPC=b,故满足0

(3)平均消费倾向APC=C/Y,并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在短期内变化缓慢,可视为稳定因素。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除收入外,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或对消费支出影响甚微。

所以Keynes的结论是:短期内消费的改变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的改变,而不是给定收入水平下消费倾向的改变。Keynes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后来消费和储蓄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文假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满足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三个特性并且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数据为提出价格因素后的数据) 年 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1.0 444.3 660.5 1490.8 1618.1 1866.1 2220.0 2797.0 3667.0 4447.5 5005.1 5457.8 5931.1 6230.2 6811.9 7780.6 8396.6 9120.6 10327.8 11585.7 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 310.6 404.7 601.6 1262.6 1383.3 1539.3 1818.1 2281.0 3028.7 3602.5 4059.8 4357.8 4676.7 4958.3 5272.1 6090.9 6452.9 6952.6 7817.9 8568.5 城镇居民价格指数 100.7 107.5 111.9 101.3 105.1 108.6 116.1 125.0 116.8 108.8 103.1 99.4 98.7 100.8 100.7 99.0 100.9 103.3 101.6 101.5 2007 2008 13192.2 14943.9 9566.5 10646.8 104.5 105.6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消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从实证研究数据上看,中国居民消费倾向是比较的低的,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消费的拉动,被看作是经济复苏的主要手段。因此,笔者对于刺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提出了几点意见:

⑴努力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不均。

收入是一个人消费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就是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还有要完善城镇居民的再就业机制,增加城镇居民的就业。对于收入分配不均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支付手段来调节, 对高收入者, 加强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管, 适时开征新税种等, 对于低收入者, 通过税收转移建立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措施,以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促进人们消费的增加。

⑵ 引导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中国居民喜欢把钱放在家里或是存起来,这样的习惯是很不利人们消费的提高。因此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宣传引导人们消费,转变其保守的消费习惯,提倡居民适当的消费。政府可以通过在城镇居民中宣传信贷消费对提升居民消费质量的作用, 鼓励借贷消费。同时, 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包括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的组织机构, 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 制定与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 简化银行同与消费信贷有关的机构合作的手续, 积极开拓消费信贷的领域等,以便刺激中国居民的消费的欲望。

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对未来的心理预期。

中国居民消费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他们对未来的前景不看好,因此要存钱来应对未来的事。所以应该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提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促使居民敢于花明天的钱。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居民消费的增加,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⑷提供有效商品,扩大消费领域

要让居民花钱,必须提供他愿意买的商品,这样他才能心甘情愿的花钱。中国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很大,厂商要对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进行调研和科学预测,主动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着力于启动高档耐用消费品、住房、汽车、旅游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从而吸引城镇居民把过多的储蓄存款用于现期消费, 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在中国地区是适用的。本文还论证了收入是消费短期主要影响因素,而且实际收入和实际

3

消费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通过研究显示中国目前消费倾向不足,消费需求拉动不足。消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尤为重要的,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需求的拉动变得更为重要的。对于需求的刺激要从根本上进行刺激,例如,收入的平均分配、消费政策的刺激、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待这些都是有利于消费需求的拉动。

参考文献:

【1】 王敏.《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统计分析》 【2】 曹国华.《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 【3】 陈享光, 谢富胜,《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的实证分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