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舟山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和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十二五舟山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和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d51625650e52ea551898d4

“十二五”舟山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和思考

2012-7-19 23:35:00 来源:互联网

基综处 2009-12-11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其不仅包括交通、邮电、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卫生、文体、环保等社会性设施。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建设规模日益扩大

近年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呈明显增长的趋势,从2003年的500996万元,2004年的554129万元,2005年的709805万元,2006年的1110504万元,2007年的1356375万元,到2008年的1531460万元(据《舟山统计年鉴》),6年间增长了两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今后,我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这对其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成为推动其运营管理模式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基础性地位不断加强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其作用进一步显现:农业水利基础地位得到巩固、能源工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交通运输产业建设突飞猛进、信息通信和邮政基础网络发展迅速、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需求相互联结,不仅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其投资建设还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三)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深入

自2001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等一系列政策,启动了以公用事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从我市来看,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园林绿化、环卫、市政养护等行业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基本实现了管养分离。对河道保洁、污水管道养护等,通过实行公开招标,由企业承包。应该说,部分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的市场化环境已逐步得到改善。

(四)一些瓶颈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由于过去基础薄弱和历史欠账,我市基础设施的某些瓶颈制约因素仍未消除。特别是边缘小岛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足和低下,制约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更加紧迫。

二、“十二五”我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条件

“十二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展转型期、结构调整关键期。目前我市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基础设施建设正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因具有的“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结构效应”:即能以增量的优化促进存量的结构调整,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附加效应”:即能提升区域的整体综合实力,“社会效应”:即指不仅具有生产性质,更重要的是具有服务性质。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二五”期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三个层面的有力条件: (一)国家层面

1、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央已明确指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将为非公经济和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对于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必将起到大的促进作用。 2、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带来有利的影响,包括:实行开放式的行业投资准入政策;招商项目合作方式及投资收益保证;政府建立价格调整及现金补偿机制;土地开发补偿及特许经营权补偿;税收优惠政策及配套设施优惠政策;政府为投资者提供融资协调及审批服务。 (二)区域层面

1、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浙江一直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作,积极采取诸多措施,支持和推动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在良好态势上运行,投资力度不断加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中央“四万亿”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浙江省也将投资35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积极拉动内需,加强对内对外招商引资的结果,也是积极支持投资不断增量提质的结果。

2、地方中心城市继续希望做大做强是目前一个发展进程,同时由高一层次的行政单位统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还在继续,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面,这一进程仍在进行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已经发育成熟的长三角区域是我市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极好依托。 (三)市级层面

1、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90.25 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连续10年保持两位

数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1.0:43.7:45.3 调整为10.0:46.2:43.8,在这样的比重下,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建设的趋势还是在持续。到2020 年,舟山将基本建成临港重化工、机械制造业、深水港口物流基地和国际性亚热带群岛型海上花园城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则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既是发挥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我国目前正处在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形成期,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前期工作,只要在现有工作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就可尽快上马,形成效应。 三、“十二五”我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原则 (一)基础设施的先行与适度超前原则

基础设施存在“配置上的大规模的初始集聚性”,一开始就需要有大量投资作为创始资本,同时规模大、配套性强,必须及时建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对于直接生产活动具有先行作用。推进先导性的配置方式,构筑起功能健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基础设施体系,并在总量上适度超前,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可预见因素留有余地至关重要。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原则

思想上高度重视两者的结合,积极推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重大项目、实现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将基础设施建设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要统筹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体系、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应该说最有效的两点,就是优质的规划、高效的政府管理。 四、“十二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解决的困难问题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也还将遇到,主要有一些几点: (一)财政投资基础设施的效率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因为财政投资原本缺乏产权约束,效率相对低下,再者,继续集中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投资边际收益将会递减,会给财政投资带来更大风险。同时政府投资还会带来经济中的非竞争性,加之投资体制改革的滞后,在投资规模扩张过快时,更易造成部分投资项目决策缺乏依据和相应程序。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问题

目前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表现在投资总量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和基础设施领域政企不分,不少基础设施项目

投资效率不高、财政补贴负担沉重,同时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三)基础设施建设为生产的配套问题

由于已经形成直接生产部门的资产存量的不完全流动性,压缩需求的结果,并不能导致基础设施供给的增加,只能使直接生产部门与滞后的基础设施在低水平上保持平衡。这样就会导致直接生产部门生产能力的闲置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如何应对资源和环境的危机和矛盾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更要认真加以考虑和对待的问题。 (五)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衔接问题

目前提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还有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等等一系列,到底怎么把它们调整、融合在一起,还要各个方面协调来进行,寻找共同的发展思路。 五、加快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科学规划、提高效率、拓展融资、增加投入、提高水平等各个方面入手:

(一)放宽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准入

树立开放的基础设施建设理念,即根据各类基础设施的不同特点,从资金进入到运营使用,尽可能地对社会开放和对市场开放。对社会开放,主要是开放城市居民的使用权和参与监督权;对市场开放,主要是对社会资金或私人企业开放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权。当然,对不同种类的城市基础设施应该有不同的开放政策:

第一类是公益性城市设施,属于社会公共福利范围。这类公共福利设施投资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支出之一,应该由政府建设,而不能随意把它推向市场。政府投资建设后,应该最大限度地对社会开放,不允许任何单位和组织设立任何名目的收费或其他的使用屏障,真正实现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第二类是垄断性城市设施,其主要特点是生产或供应者掌握着产品使用和市场价格的控制权。有效的手段是尽可能形成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垄断,在其投资、运营和管理各环节上向市场开放。

第三类是有较大外部性的城市设施。这类设施应该在政府提供基础供应的基础上,尽可能鼓励社会资金和私人参与,政府可以制定统一标准或提供各种条件加以帮助。 (二)开辟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他资金来源

在某种意义上说,投融资体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实现资本主体多元化、资本来源多渠道及投资方式多样化,可考虑采用以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