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功能分析和绩效评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功能分析和绩效评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ec643987c24028915fc368

僵死不变的东西,仅仅是一种平衡结构,恰恰相反,这种稳定性是在系统各个要素的运动变化之中表现出来的动态稳定性,是变化发展之中体现出来的不变性。现实的系统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变化发展具有绝对性,所谓的稳定性只是变化发展之中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现实的系统都是非平衡的开放系统,总是处于演变之中,可以发生系统的自组织。系统的结构作为系统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反映了系统中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正是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得系统具有了整体行为,成为系统具有整体性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系统之所以具有整体性,就在于系统是通过内部结构联系起来的。

系统中众多要素的分布并不均匀。它们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并不齐一,有的联系是本质的联系而有的联系是非本质的联系,这使得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具有多样性。系统结构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具有关键结构部分和非关键结构部分,具有实质性结构部分和非实质结构部分。因此,系统的结构作为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综合,是整体性和非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2.1.3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系统的功能是与系统的结构相对应的范畴。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结构与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任何一个现实的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的,因此总是具有一定的外部功能的。实际上,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的功能是系统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的整体性关系的两个方面。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功能不能脱离结构而存在。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功能的基础,系统的功能依赖于系统的结构。所以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才具有良好的功能,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系统的结构优化与功能优化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系统的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定的系统结构就具有一定的系统功能。

(2) 结构和功能相对区别、相互分离 系统结构埋藏于内、功能表现于外,它们是系统的两种有区别的规定性,结构侧重于从系统实体、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看问题,功能着眼于从系统的特性、系统具有的能力看问题。

(3) 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系统的结构与系统的功能之间的影响实

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系统的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系统的功能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

2.2 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系统的功能依赖于系统的结构。因而,为了剖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体系的功能,就必须明确地方科技投入体系的投入结构。

2.2.1 科学产品投入存在着市场失灵

2.2.1.1 科学产品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在经济学中,一般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对物品的经济学属性进行区分。按经济学的观点,一般存在着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萨缪尔森把纯公共产品的概念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纯公共物品一般指同时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但有竞争性或者具有非竞争性但有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准公共物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则为私人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种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意味着共享消费的可能性,即一个个体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个体可获得的消费量。竞争性源于商品本身的属性——成本属性,公共物品往往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边际成本为零的商品,于是私人市场上的均衡定价法则“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价格”失效了,需要引进新的定价法则。

非排他性指无法将这种商品据为己有,而将其他人排除在消费之外,这意味着不能或很难对人们消费这种商品收费。排他性不是物品的自然属性,而往往依赖于一个社会的法律架构和技术实现能力。具体而言,生产者之所以能向消费者收费,一方面是因为“法律”(一种公共契约)赋予他该商品的产权,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能帮助他实现“占有”,易于实施的是对诸如椅子、面包的占有,技术难度较大的如用加密技术实现对软件或电视节目的占有。对公共物品而言,或者无法设定产权,或者无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占有”,因此无法向消费者收取费用,生产者也就失去了供应这种商品的动力。可见,排他性是影响物品性质的关键因素。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才会因无从收费而产生外部性,甚至成为共有资源或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市场配置机制的失灵,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由;而面对非竞争性,所需做的只是改变一下定价法则。

从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定义和分析中可以理解,每个人在公共品的消费中,都可以从中获得消费收益,并且任何一个人的消费既不影响他人的消费,也不增加

消费的成本。其原因就在于典型的公共品,不仅不具备排他性的,而且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按照赫勒(W.Heller)和斯塔雷特(D.A.Starrett)的说法,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即个人的效用函授或企业的成本函授不仅仅依存于其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赖于其他人所能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外部性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对科学研究而言,正的外部性是指创新收益并不能给予创新者,创新者也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其应得的收益。负的外部性是指创新活动中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也无法由创新者自身来承担。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R. Coase)曾提出一种将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办法,但实际实行起来有不少困难,而且,Urs Schweizer 认为,只要在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实行这种办法(菲吕博顿,A.G.,瑞切特[23],1987)。例如,如果我们非要界定某项基础研究成果(例如电磁感应)的产权的话(实际上没有人会去界定),则其界定成本太高,因此外部性是很难得以内部化的。

从这种意义上说,把科学系统纳入经济系统,恰恰是“最难以解决的是知识(当然也包括科学技术)的价值问题”(何祚庥[24],1999)。西方众多经济学家早已从科学技术的“公共品”、准公共品等方面探讨了“市场失灵”等问题,即便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与知识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认为:“把知识纳入到生产函数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被销售的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间的传播是不对等的……某些类型的知识易于复制,并可以以低价销售给广大用户……”。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科学产品具有的非排他性和外部性,科学产品就带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的特征。而且,由于外部性内部化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因难,科学产品纳入生产系统也存在着很大难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使得市场在提供科学产品存在着供应不足的现象。 2.2.1.2 科学产品的供应存在着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经济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的一种状况。在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学中,就是价格不能表现为价值,因而价格机制失去作用;在西方经济学中,就是经济活动对于社会整体的边际价值和对于私人部门的边际价值不相等导致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非优状态。

科技产品的经济学属性决定了市场在提供基础研究等公共产品知识时,必然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基础知识这一类科技产品,是技术知识发展的基础,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活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基础知识的提高,人类社

会的未来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由于基础知识存在着很强的外部性,企业无法独占其收益,并且,基础知识和实际生产知识的应用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由于经济效益的获得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一般不会对基础研究进行过多投入。

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在其1962年的著作中明确提出,所谓研究开发,就是生产技术性知识或信息的活动,而信息是具有公共商品的性质,信息生产者不可能把生产者带来的利益完全归为己有。因此,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投入信息生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将会减少。阿罗认为,投资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或研究机构无法独占其创新收益,特别是无力防止竞争企业不投资而分享那些收益(Arrow, [25]1962)。这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纯粹公共物品,其市场失效是不言而喻的;另一种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混合物品”,而混合物品的创新收益的分配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也可能导致私人投资不足。(Mansfield [26],1977)格里利奇(Griliches,1979)和莫恩(Mohmen,1996)等人意识到,“有两种直接与R&D投资相关的溢出效应:?价格溢出?与?知识溢出?,降低了(私人)R&D投资的积极性。”一些实证研究支持了这类观点。如曼斯菲尔德对一些创新案例的分析研究表明,“大约30%的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如此之低,以至于那些不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不愿意投资技术创新。”

研究开发或者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导致许多企业宁可采取模仿战略而不是技术创新战略,他们宁可成为“第二行动者”,而让“第一行动者”承担成本和市场风险。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创新政策就是“最后一个进入,但有最好的包装”。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模仿或许并不是一个坏战略,但如果大多数企业都如此策略的话,市场失效就显现出来了。

不过,众多的研究者也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技术(和较少部分的科学)的非独占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克服。由于开发主体企业及社会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使开发主体以外的经济主体无成本地模仿开发成果很困难。除了专利制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之外,作为开发主体的企业还可以迅速地将研究成果商品化,并在其他企业模仿之前建立有力的市场进入壁垒,消除其他企业模仿的机会。因此,创新收益非排他性或非独占性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获得创新收益。此外,风险投资也加强了市场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私人部门意识到,对作为公共品的科学技术进行投入,即便不能“占有”研究成果,但却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企业参与R﹠D活动越来越多,并且基础研究占其R﹠D经费支出比例也有上升的趋势,例如美国企业基础研究R﹠D经费占其经费支出的比例从1970年的3.2%上升到1995年的5.9%(周寄中[27],1997)。这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私人企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