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10f042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9

(2)又一位教师在投掷教学中,安排体力强、力量大的同学,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同学,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掷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2、《婚礼集体舞》授课过程介绍

有一节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德国体育课,课题是《婚礼集体舞》,授课过程是这样的:

那天的体育课是一堂四年级的体育课,在室内运动场进行,执教的是艾默特女士。10分钟的热身操以后,她开始了本堂课的课题教学:教学一个德国乡村婚礼上的集体舞。这个舞蹈共分四个动作:向左移三步,向右移三步,右手脱帽弯腰行礼,将礼帽抛向空中并捡回。20分钟的教学真是“惨不忍睹”:四年级的学生左右不分,有的左手执帽,有的右手摘帽,有的先移左脚,有的先动右脚,伴着音乐有的弯腰,有的挺身。于是,胳膊碰胳膊,屁股撞头,混乱不堪。只有一个动作是一致的,那就是将手中的帽子扔向空中,再满场奔跑着捡回来。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分析。 六、教材分析(30分)

根据提供的教材——“技巧--前滚翻”,按七年级新授课第一课时设计,完成下列各项: 1、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9分) 2、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6分)

3、阐述突出重点、难点的主要练习方法与手段。(10分) 4、设计一份“技巧”学习评价方案。(5分

教材教法考试初中体育与健康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BCCCBCBC

题号 111213 14 15 答案 A C A C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课程目标 、 领域目标 、 水平目标 。 2、 教学内容 。

3、 选拔 、 激励 。

4、 自主 、探究 、 合作 。 5、 实践 、创新 。

6、 早 、明显 、 慢 。 7、 榜样法 、 评比法 。 8、运球技术 、 脚步动作 。 9、文献资料法 、调查访问法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对对错错错错错错对错

四、简答题(共15分)

1、(7分)

(1)要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4分) (2)要有利于组织调动,练习安全(3分) (3)要有利于组织活动,提高效率(3分) 2、(8分)

答: <<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体育活动中确保全体学生参与(2分)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参与性,突出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 (2)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2分)

教师首先要重视教学设计,使活动富有吸引力,有思维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其次把学生个体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权,是实现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跨越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时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权利与责任相结合:其次要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最后教学难度的设计要有梯度,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内容. (3)发扬教学民主(2分)

民主的教学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理解和配合.这就要求教师重塑形象,具有亲和力;其次,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尊重,共同分享;同时教师要真诚的信任与鼓励学生. (4)满足学生的需要(2分)

需要是个体或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需要.

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具体的教学策略:第一,

教师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需求:第二,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第三,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提升.

五、教学案例分析(共10分)

1、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2分) 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2分)

新课程要求改革陈旧的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号学生实际,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2分)

第二种是教学过程创新的教学方法。(2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其创设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2分)

2、教学中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良好的兴趣品质的形成。(3分) 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们就应该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3分) 主要体现在:

(1)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1分)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1分) (3)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1分)

(4)评价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1分)

六、教材分析(30分)

1、学习目标:(略)(目标的制定不少于3条,每条3分,共9分) 要求:目标明确、具体,体现新课程理念。

2、以前滚翻为主教材为例(参见江苏版教参p244,):学习重点是依次团身(3分);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3分)。

3、主要教法:学生尝试练习(做深蹲、低头、含胸、抱腿团身动作;团身滚动)、体会练习(仰卧收腹做抱

腿团身动作、前滚翻练习)、挑战练习(在斜面上由上而下做前滚翻;两腿间夹手帕做前滚翻等)。(列举5种以上练习方法,每种方法2分,共10分)。

4、评价内容:(参见华师大版教参p124)

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练习的态度和习惯等。(3分)

评价方法:“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可以综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进行,“练习的态度和习惯”和“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

可由学生互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