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15ec55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c

行,并不是对实行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是否给予处分应当依照有关党纪政纪处分的规定执行。

14.应急管理中的比例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行政法中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据这一前提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比例原则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含义

答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

16.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1、一切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17.犯罪的基本特征

答:1、社会危害性,犯罪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的行为 2、刑事违法性,犯罪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 3、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是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8.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

答:第一、自由行使原则。权利行使是权利人的自由,自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人应依权利的目的正当行使权利,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

19.物权的基本特点。

答:第一、物权的主体具有对世性;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人,而其义务主体则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

第二、物权的客体具有特定性;物权以物为其客体,而且物权的客体必须具有确定性,须为现存、独立和特定之物。

第三、物权的内容以支配权为核心。物权是法律赋予人对物的直接支配之权利。物权人完全可以根据权利人自己的意思而自由享受物上之利益,不需要借助他人意思或行为之介入。

20.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答:(1采取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行为

(7公用企业或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 (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9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 (11串通投标招标行为

2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为根本性的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22.犯罪未遂的特证

答:(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例如,盗窃犯已经潜入他人住宅,翻箱倒柜。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

(3犯罪停止下来不是出于犯罪人自愿,而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因素,如正在盗窃时主人回来,盗窃犯逃跑。

23.民事案件中属于专属管辖的范围。

答:(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4.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答: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构成侵权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只有同时具备这些因素,侵权行为才能成立。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方面。

25.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税收法定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社会政策原则。 26.法治理念对依法治国的意义

答:依法治市不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而且需要与之相应的观念的支撑。法治要求人们对法律拥有一种神圣的情感,一种在忠诚与信仰基础之上的归属感和依恋感,一种由此激发出的对法律的信赖、尊敬和崇尚。法律意识的发达程度既是一个国家法律运行的实现基础,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法治建设的尺度。没有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信抑,没有深厚的法治观念,依法治国就没有坚实的文化基础。

27.职务犯罪的特征

答:(1该罪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2绝大多数职务犯罪只能由故意构成,如贪污罪、受贿罪、徇私舞弊罪、刑讯逼供罪等。有的职务犯罪只能由过失构成,如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有的犯罪既可由故意又可由过失构成,如泄露国家秘密罪等。

(3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行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的犯罪行为。

(4职务犯罪侵犯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28.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征 答: 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与案件有着直接的厉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