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江川县古籍文献考述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云南省江川县古籍文献考述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1ac2d9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4

云南省江川县古籍文献考述

(1919年以前)

姓名:刘锦曼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1班

学号:2013031126

【摘要】江川地处滇中腹地,星云、抚仙(现已划归澄江县)两湖妩媚秀丽;梁王、架雄诸峰雄奇青翠;这里山川锦绣、气候宜人、湖山秀美,素有“高原水乡”、“鱼米之乡”、“云烟之乡”的称誉。李家山古墓群发掘出的战国西汉时期的文物,是古滇文化的杰出代表。在这块土地上,曾养育出明万历钦赐进士杨整刚,清嘉庆进士万华,光绪翰林院庶吉士张维彬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本文主要以历史古籍为切入点,通过翻阅地方县志、文史资料等方法,从中找到1919年以前江川县的古籍文献资料,做出初步分类考述,从中了解江川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日后进一步考查做好基础。

【关键词】江川县;古籍文献;文人作品

【序言】

江川历史悠久。早在百万年前,江川就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江川,汉为俞元县中心,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南诏向东兼并黎州等地后,设河阳等郡,河阳郡属下有江川县(有说江川之名始于此),至元二十年(1283)降州为县,此后历代袭称江川县。江川县治,初设碌云异城(今龙街),明崇祯七年(1634)因滨湖水患迁至江川驿(今江城),1950年11月初由江城迁大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经以“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的诗句赞誉星云、抚仙二湖的风光,以“牛虎铜案”为代表的一大批青铜文物,是国家瑰宝,也是古滇文化的代表,在江川这块风水宝地,养育出了许多优秀儿女,涌现了不少文化名人。但由于江川地处滇中,在古代属于边陲地区,文化发展程度远不及中原地带,所拥有的古籍文献有限,多以诗集为主;其中还夹杂有诸如《徐霞客游记》等非江川籍人士所著的记述江川县地理风貌的书卷律诗等。本文中将现有的关于江川的历史文化古籍(包括诗文、传记、碑文等)进行分类,并作出初步

1

的简介与考述。

一、

诗文类

纵观江川历史,江川诗歌创作的状况并不很乐观。简言之,历史积淀不深,起步较晚。据史料显示,江川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只留下过一部《丹凤山樵诗稿》。

1、林槐及其《凤丹山樵诗》1 林槐,字梦庭,号星湖,江川大街人。清咸丰己未(1859)生,卒于民国十三年(1924),享年65岁。清光绪壬午(1882)中科举,封文林郎。他一生致力于创作诗词歌赋,其代表作著有《凤丹山樵诗》八卷,约4万余字,共收400余首诗篇。卷首由段兆鳌(贵州省贵定人,民国元年任华宁知县)、李坤(又名李厚安、昆明人,清光绪年间文人)为之作序,此书绝大部分内容是记载其游览全国各地风景名胜的诗作。于民国八年(1919)新镌刻藏于滇省文诚堂,流传于世。因他生于动乱之际,世态炎凉,其为人事迹知者甚少。

林槐祖籍闽省人氏,因先祖来滇为官,见滇俗浑厚,滇民朴诚,遂乐居不还闽。先择居江川江城内,后移居华宁县大街(现属江川),由此不复迁,相传数十代而至梦庭,其先祖甚有名望。林槐幼年因其母供诗书刻苦学习,青年时代获“秋榜放南天,锁闱五千人”乡试孝廉后,两次漫游大江南北,历经三万余里,深得祖国壮丽山川哺育,一生创作许多诗歌卓有成就。所著《凤丹山樵诗稿》(仿宋木版)八卷,全集共收四百余篇古体、近体诗。从内容来看,大体分为歌咏祖国山川的写景诗;咏诵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叙事抒情诗;还有与亲友往来唱和的应酬诗和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等类。形式上有五言、七言律诗。题材广泛,清新朴实。林槐的大量诗篇生动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情感,歌颂了高原水乡的美丽景色。尤以描绘了星云、抚仙湖优美生态的诗篇,使人读之若漂浮在云海中,若游荡在“小洞庭”,暂且忘去凡世的尘埃。

其余作品还有《宁海八景诗》和《宁海变迁事略》等。1922年冬十月,避乱江城,著有《重题云岩寺八景诗叙》(载民国《江川县志》)。

《丹凤山樵诗》中闲居乡里所作之诗,如《渔翁》:

星湖有渔翁,泛宅临水浒。

据《江川文史资料合集·第一卷》2011年12月版,98页

2

垂钓蓼花洲,棹歌绿杨浦。 得鱼不卖钱,携就船头煮。 时或入市尘,满榼换酒脯。 妻儿能荡舟,醉卧不施罟。 问名笑不答,鼓枻投烟渚。

除林槐之外,江川当地人创作的诗联不多,从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诗碑来看,大多是来江川做官或至江川浏览的落魄文人留下的作品。如界鱼石的几块石碑,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姜思睿的《题界鱼石》。

2、姜思睿及《题界鱼石》2

姜思睿,字颛愚,浙江省慈溪县人,明天启进士。崇祯初擢御史。后任云南巡抚,他赴临安办理公务归,过界鱼石,写此诗寄兴。

《题界鱼石》

星云日向抚仙流,独禁鱼虾不共游。 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 燎原已扑殃池焰,解网应消在沼忧。 分付鲛人传鲤信,河清从此得相投。

3、杨慎《游江川之澄江》三首3

杨慎,字升庵,明代著名文学家、翰林院庶吉士。在其被贬谪到云南的漫长岁月中同阿迷州(今开远)人布政使王钝庵游览星云、抚仙二湖,曾写下了《游江川之澄江》三首。杨慎所写这三首诗,描绘了明代嘉靖年间星云、抚仙两湖的迷人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江川无限爱慕之情,流落异乡的内心之苦。

《游江川之澄江》三首

杨升庵

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 孤山一点横烟小,何羡霞标挂赤城。

23

据《澄江府志》

据《江川县志》1994年版,556页

3

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 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

海鳌江蟹四时供,水蓼山花月月红; 自是人生不行乐,莼鲈何必羡江东。

4、侯必登及其《星云湖对月》

侯必登4(生卒年月不详),字颐真,号星湖,明朝江川县城(今龙街)人。侯必登幼年聪明好学,青年时就获得功名。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名列亚元,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京会试中进士,任广东省潮州府州府。后擢升江西参政。侯必登文才出众,诗文过人,返回家乡时,出自爱慕家乡之情,写出了不少诗歌。如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星云湖对月》:

“玉露清凄秋气凉,星云湖水澄明光。 近屿含烟拧紫翠,远山峭壁摩青苍。 水光山色辉相映,万里无云碧天净。 娥惊龙女涌云波,忽讶嫦娥悬宝镜。 嫦娥龙女竟何之,一片飞来映酒卮。 寒生几席冰壶澈,影转栏杆玉漏迟。 栏杆几席此清辉,曾向关前耀铁衣。 寂寞长门砧杵急,欢娱金谷管弦低。 长门金谷总人寰,寂寞欢娱自往还。 唯有星云湖上月,年年依旧照青山。”

5、张维彬、张中孚父子5

张维彬(?——1927),字朴园,清末江川县凤翔村(今温泉村公所庄科)人。张维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光绪十一年(1885),因成绩优异被县学举荐为优贡,接着又参加当年的乡试,中五经魁。光绪十五年(1889)上京应试,

45

据《江川县志》1994年版,686页 据《江川县志》1994年版,670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