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问题生成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问题生成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2ed05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9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问题生成课)

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姓名 梁彩星 学导 目标 课题 《核舟记》 课型 问题生成课 时间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2.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导重点及方法 学习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及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下列字词,并注音或写出对应的汉字。(结合目标1) 器皿( ) wǎng不( ) yí( )有奇( )shǔ( ) 箬篷( )sǎn( ) 峨冠( ) rán( ) 衣zhě( ) 诎( )楫( )chuíjì( )壬戌( ) 虞山( )篆章(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结合目标1) ①左手倚一衡木。 通 ,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 , 问题 ③诎右臂支船。 通 , 预设 ④八分有奇。 通 , 3. 再读课文,根据提示写出原文中得句子。(以下结合目标2) ①文中总说王叔远构思精巧,技术高超的句子。 ②描写佛印洒脱神态的句子。 ③写出文中核舟小窗上雕刻的对联。 4.本文采用 — — 的结构模式。 5. 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6. 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 7. 本文的主题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8.你的身边有无让你惊叹的艺术品?简要介绍一下。(结合目标3) 过 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 中华艺术博大精深,之前我们欣赏过微雕艺术的美,今天,我们再次走进《核舟记》,感受情境创设 2 核舟记中的艺术魅力。 目标 3 咀嚼 齐读导读单上的目标,初步感知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重难点和知识链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通过预习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看一自学 10 指导 自学过程中还有疑难的提出来,让小组同学帮你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生成小组问讨论 8 指导 进行展讲。 展讲 12 指导 大家讨论得非常认真和激烈,下面由学科长负责,请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题。并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认真浏览黑板上的问题,每人认领一个问题看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预习时导读单的问题通过再次研读看能否解决。 精讲点拨 审题 答案 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鲁直”是他的好友即诗人黄庭坚。 2、核舟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体积小(2)所刻内容多 (3)构思巧 ⑷刀法精 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4、 《核舟记》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方法 拓展 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5、从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划船的依据。(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 (1)文中有“舟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6、《核舟记》中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 表明核舟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是: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说明核舟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艺精湛的语句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7、《核舟记》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 8、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 暗示了是苏轼在泛舟赤壁,以此体现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9、《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数量。清人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观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意图相同。两文的结尾都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10、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 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 文言文的数词往往都在名词后面,现代文的数词则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打点 3 收获 教师行为: 1.教师指导整理,做点拨。 2.请几位同学做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