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52f635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1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汕头模拟)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新兴工业城市的死亡率高出了全英死亡率很多,说明英国的工业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工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造成工人的不满,引起工人运动的发生,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19·南昌模拟)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这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

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 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套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故D项正确;A、B、C三项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

3.(2019·汕头模拟)1848年,《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于经济的集中导致当时的欧洲( )

A.封建割据状态逐步被打破 B.各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C.民主共和制政体逐步确立 D.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解析:从材料“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表明经济的集中有利于打破原有的封建割据状态,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A

4.(2019·滨州模拟)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公共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公社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该规定( )

A.保证公社委员正当行政,维护人民主权 B.公社委员经选举产生,加强人民监督 C.防止公社委员以权谋私,甘做人民公仆 D.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型政权

解析:材料讲到了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必须自费餐饮而且只能饮用劣质葡萄酒且家属不能享受这一权利,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公社委员以权谋私,故C项正确。

答案:C

5.(2019·辽宁五校联考)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对旧势力妥协导致革命形势恶化 B.缺乏斗争经验错失了有利时机 C.缺乏爆发的社会条件具有偶然性 D.未能有效动员农民而孤军奋战

解析:根据“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说明巴黎公社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其爆发具有偶然性,故C项正确;“审慎温和”并非对旧势力妥协,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突出巴黎公社错失有利时机,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动员农民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9·江西联考)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

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 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解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可得出此讲话一定发生在十月革命前,

但工人阶级已经掌握了部分力量,和二月革命后的情形符合,列宁希望由资产阶级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得出与《四月提纲》相关,故A项正确。

答案:A

7.(2019·泉州质检)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表明列宁( )

A.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主张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

C.决定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列宁强调不能教条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强调夺权条件成熟,这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设想不同,故A项正确;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下一步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七月流血事件”后双方关系已经决裂,故C项错误;列宁强调的是国内革命,故D项错误。

答案:A

8.(2019·广东二模)《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