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学进度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学进度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5b2aecdd3383c4bb4cd279

第二高级中学 高三 年级 地理 学科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 授课 节数 质量 指标及要求 二轮复习区域地理 5 课 题 起讫时间 中国地理 第 1 周——第 周 任 课 教 师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过程与方法: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中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 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确积极的资源观、世界观 教材主干知识。培养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中国的河湖分布及水文水系特征、中国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及成因、中国的工农业生产的区位要素、中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 1、中国的工农业生产的分布特征及生产条件评价。 2、中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难点:中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 基本 知识点 基本 技能 能手绘重要区域图、并快速完成填图、记图、读图、用图过程,能够通过材料对区域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实验 (探究)中国分区地理练习、中国地理综合练习、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计划 《步步高一轮复习》课后作业、《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 练习 计划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务室(盖章):

第二高级中学高 三 年级 地理 学科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 授课 节数 质量 指标及要求 二轮复习必修一 25 课 题 起讫时间 自然地理 第 2 周——第 6 周 任 课 教 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正确理解人地协调的内涵 重点 难点 知识与技能:掌握1经纬网图的判读与计算;等值过程与方法: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线图的判断; 2、地球运动的意义;3、大气的热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候的形成和变化;4、教材主干知识。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海水运动规律;5、地壳的运动过程;地质构造;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重点: 1、经纬网图的判读与计算;等值线图的判断。 2、地球运动的意义。 3、大气的热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候的形成和变化4、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海水运动规律。 5、地壳的运动过程;地质构造;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难点:1等值线图的判断。 2地球运动的意义。 3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基本 地球与地图知识;地球运动的特点及意义;大气的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自然界的水循环及世界表层海水运动规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壳运动;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知识点 基本 技能 能手绘重要区域图、并快速完成填图、记图、读图、用图过程;并能够运用各种等值线图、气候资料图、洋流分布图、板块构造示意图等提取有用信息,分析区域特征,解决问题。 实验 (探究)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及洋流分布图、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计划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 练习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策略指导》样题、计划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务室(盖章):

第二高级中学高 三 地理 学科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 授课 节数 质量 指标及要求 二轮复习必修二 10 课 题 起讫时间 人文地理 第 7 周——第 8 周 任 课 教 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价值观、能够在生活中实践中做到人地协调发展 重点 难点 知识与技能:掌握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空间变化的过过程与方法:掌握考纲规定程与成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等级体系;城市化的过程及阶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段判读;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选择、主要农业地域类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型;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地教材主干知识。 域的形成与工业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重点: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空间变化的过程与成因分析;人口的合理容量概念;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等级体系;城市化的过程及阶段判读; 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选择、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难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等级体系;城市化的过程及阶段判读; 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选择、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 基本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化、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为因素与区位选知识点 择、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基本 技能 能够快速填图、读图并准确地理空间定位,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实验 (探究)地理空间定位专题训练、学以致用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 计划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高考样卷练习 练习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策略指导》样题、计划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单元 二轮复习必修三 课 题 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教务室(盖章): 第二高级中学高 三 年级 地理 学科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任 课 教 师

授课 节数 质量 指标及要求 5 起讫时间 第 10 周——第 周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特定地区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相应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 知识与技能:能进行区域地位,把握区域特征,分析区域问题并为区域可持续的发展提出可行的措施 重点 难点 重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应用、荒漠化的防治、森难点:区域地理定位、三S技术、荒漠化成因分析、林的开发和保护、能源资源的开发、流域的综合开发、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河流的治理、工业化与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 市化、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世界地理13个大区8个国家的环境特征、中国自然人文特征、三S技术的应用、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的保护、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的综合利用、流域开发的背景、流域开发的综合措施、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基本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对策、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知识点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能熟练的判读区域图尤其是小范围局部区域图,进行区域定位,准确的分析区域特征,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找出区域的问题,制定区域发展的策略,选择题能快速正确的作答,综合题能全面的回答,形成区域分析基本的答题思路。 基本 技能 实验 (探究) 计划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策略指导》样题、《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题、高考样卷练习 练习 计划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务室(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