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710c1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f

22.在基亍微内核结构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

答: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os 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

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可移植性

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 第二章 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

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 – b; s4=w:=c+1; 答:其前趋图为:

3. 什么程序并収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

答: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为完成同一项任务需要相互合作,致使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程序并収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答:程序并发执行时,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由多个程序改变,致使程序运行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

5.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迚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试从劢态性,并収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迚程和程序?

答:(1)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

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由撤销而消亡。进程有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的指令集合,是静态实体。

(2)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 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3)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不能作为独立单位参加运行。

7.试说明pcb 的作用,为什么说pcb 是迚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答:pcb 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成为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8.试说明迚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 (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9.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 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

10.在迚行迚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 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 (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 (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 (3)进程状态信息

(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 11.试说明引起迚程创建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12.试说明引起迚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有:正常结束、异常结束(越界错误、保护错、非法指令、特权指令错、运行超时、等待超时、算术运算错、i/o 故障)、外界干预(操作员或操作系统干预、父进程请求、父进程终止)。

13.在创建一个迚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

(1)os 发现请求创建新进程事件后,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 (2)申请空白pcb;

(3)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4)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篇二: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小丹等编著-第4章复习题答

案】

>一、 选择题

1、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

为此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一的情况是(d )。 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2、分区式存储器管理方式,每个程序(b)。 a 一定在分区中连续,部分存放 b 一定在分区中连续,整体存放 c 可以在分区中不连续,整体存放 d 可以在分区中连续,部分存放

3、下列选项中对分段存储管理叙述正确的是(b) a 分段存储管理中每个段必须是大小相等的。 b 每一段必须是连续的存储区 c 每一段不必是连续的存储区 d 段间的存储区必须是连续的

4、下列对重定位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b)。 a 经过静态重定位后,指令代码并不发生变化。

b 经过静态重定位后,数据地址和指令地址发生了变化

c 经过动态重定位后,指令代码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都要发生变化。 d经过动态重定位后,数据地址发生了变化而指令地址没有发生变化。 5、虚拟存储器功能的管理方法包括( c)。 a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b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c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6、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c)。 a 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b 是任意的

c 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的 d 为内、外容量之和 7、操作系统为( c)分配内存空间。

A线程 B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c 进程 d 块表

8、下面的页面置换算法中会产生所谓belady异常现象的是( b)。 a 最佳页面置换算法(opt) b 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

c 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 d 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fu)

9、采用( b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 分页式存储管理 b 分段式存储管理 c 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0、最佳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b)。

a 按大小递减顺序连在一起 b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c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 d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

11、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a)。

a 集中空闲区 b 增加内存容量 c 缩短访问周期 d 加速地址转换 12、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c)。

a 相同 b 随作业长度变化 c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 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13、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d)。

a 实现存储保护 b 实现程序浮动 c 扩充辅存容量 d 扩充内存容量 14、把作业地址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物理地址为(b)。 a 加载 b 重定位 c 物理化 d 逻辑化 15、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内存等分成(a ),程序按逻辑模块划分成若干 ( d )。 a 块 b 基址 c 分区 d 段 e 页号 f 段长

16、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a)理论。 a 局部性 b 全局性 c 动态性 d 虚拟性

17、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合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 a)。 a 单用户连续分配 b 固定分区分配 c 可变分区分配d 页式存储管理

逻辑地址为(2,154),它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b)。 a 120k+2b 480k+154 c 30k+154 d 2+480k

19、在一个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所示。若页的大小为4k,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 a )。 法中是按( c )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最坏适应算法中是按(d)的顺序形成空闲链。 a 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增 b 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减 c空闲区大小递增 d 空闲区大小递减

21、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会产生内部碎片的是( b ),会产生外部碎片的是( c )。 a 页式和段式 b 页式和段页式 c 动态分区方式和段式 d 动态分区方式和段页式 22、从下列关于非虚拟存储器的论叙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叙。( a )

a 要求作业在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也必须一直驻留内存。 b 要求作业在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内存。 c要求作业在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