銆婇珮鑰冨涔犳柟妗堛嬮珮鑰冨寲瀛?鍏ㄥ浗鍗蜂汉鏁?涓杞涔犲惉璇炬墜鍐?鏁欏妗?锛氱涓冨崟鍏?鍖栧鍙嶅簲閫熺巼鍜屽寲瀛﹀钩琛?Wo -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銆婇珮鑰冨涔犳柟妗堛嬮珮鑰冨寲瀛?鍏ㄥ浗鍗蜂汉鏁?涓杞涔犲惉璇炬墜鍐?鏁欏妗?锛氱涓冨崟鍏?鍖栧鍙嶅簲閫熺巼鍜屽寲瀛﹀钩琛?Wo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aa1e48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d

考点二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知识归纳

1.自发反应

(1)含义: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________状态转变为________状态(体系对外部________或________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的倾向性 (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判—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________,ΔH____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据

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判—①熵的大小: 据

同种物质的熵值:气态____液态____固态 ②熵判据:

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即熵增),ΔS____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复合

—①当ΔH<0,ΔS>0,反应________自发进行 判据

②当ΔH>0,ΔS<0,反应________自发进行 ③当ΔH<0,ΔS<0,低温下反应____自发进行 ④当ΔH>0,ΔS>0,高温下反应____自发进行 【判断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 (2)ΔH<0,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

(3)吸热且熵增加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4)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5)-10 ℃的水结成冰,可用熵变的判据来解释反应的自发性( )

(6)反应的自发性不仅能够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能发生( ) 2.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吗?

典型例题

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2015·天津卷] 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2014·天津卷]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C.[2014·江苏卷]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2013·江苏卷] 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变式训练

1.熵变、焓变可作为反应过程进行方向的判据,下列反应一定有自发倾向的是( ) A.ΔH<0 ΔS>0 B.ΔH>0 ΔS<0 C.ΔH<0 ΔS<0 D.ΔH>0 ΔS>0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1.[2014·上海卷]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2.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1

1

B.Ag(s)+Cl2(g)===AgCl(s)

2ΔH=-127 kJ·mol1 1

C.HgO(s)===Hg(l)+O2(g)

2ΔH=+91 kJ·mol1

1

D.H2O2(l)===O2(g)+H2O(l)

2ΔH=-98 kJ·mol1

---

3.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熵变小于0,焓变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ΔH与ΔS综合考虑

4.温度为T ℃时,在体积为10 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1.00 mol氢气和1.00 mol碘蒸气,

2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碘蒸气的浓度为0.020 mol·L1。涉及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H2(g)+I2(g)2HI(g) ②2H2(g)+2I2(g)4HI(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用HI表示时,v(HI)=0.008 mol·L1·min1

B.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相同,但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不过计算所得数值相同 C.氢气在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转化率不同

D.反应②中,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HI的方向移动

专题七 突破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三种”手段

考情剖析 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题是近年高考的热点题型。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28题,2015年全国卷Ⅱ第27题、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8题、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6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8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6题等。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题型一 有“断点”的图像【解题策略】

当可逆反应达到一种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

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即出现“断点”。根据“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

1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图Z7-1

A.图Ⅰ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Ⅳ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式题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是( )

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

图Z7-2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压强增大

C.若正反应的Δ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由图d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题型二 有“拐点”的图像【解题策略】 同一可逆反应,若反应条件不同,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也可能不同,反映到图像出现“拐点”的时间也就有差异。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判断出温度的高低、压强或浓度的大小及是否使用催化剂。

2 [2015·安徽卷] 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图中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Z7-3

4(c0-c1)2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