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考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c62380d0d233d4b14e695e

四.材料题

1.在圆珠笔发明之初,人们发现一支笔在写到大约20万字时就不能用了。原因是笔尖的滚珠被磨小而漏油。这一问题的解决推动着圆珠笔不断创新。请你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

答:减少笔油容量的方法,使圆珠笔在写不到2万字左右,就不会出现漏油现象了。

2.法国的外科医生巴雷在治疗弹伤病人时,一直沿用煮沸油灼法,这种治疗对伤员有一定疗效,却同时又给伤员带来很大痛苦。有一天晚上,巴雷遇上急需治疗的几名弹伤病人,但又找不到煮沸油剂,只好急中生智,代以鸡蛋黄、蔷薇油和松节油的软膏合剂,事后,巴雷十分担心伤员会因没有灼烧伤口而引起中毒死亡。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不但伤口没有发炎现象,而且病人也不觉得痛苦。正是由于巴雷这一外敷法,引起了外科创伤治疗的革命。请回答:巴雷的发现包含了哪一种方法?应如何认识?(1.试析巴雷发明“外敷法”的思维模型 2.怎样看待“急中生智”?它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答:机遇。特点是意外性。它的出现有其客观的和认识论的根源。(1)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这是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源。(2)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科学的的观察、实验和调查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并受一定理论的指导。

捕捉机遇的条件:投身科学实践活动之中,留心意外之事;敏锐的洞察力与科学判断力;必要的知识储备。

3.有位医生,看见儿子睡觉时眼珠在转动,他感到奇怪,叫醒了儿子.儿子说,刚才做了一个梦.以后每次都这样。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和做梦有无关系呢。医生又仔细观察了他的妻子,后来又观察了他的邻居,都发现有相同的情况,而没有反例。因此,他写论文指出,当人睡觉眼珠转动时,表示那人在做梦.请回答:该医生运用了什么科学方法?并说明如何才能保证运用该方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答:归纳法-简单枚举法。

4.17世纪英国化学家胡克提出:人类能否通过自己的智慧,像蚕一样制造出人造的丝来?这个诱人的设想成了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18世纪法国化学家罗曼比较了桑叶和蚕丝的化学组成,发现两者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蚕丝还含有氮,蚕丝有丝的一般特征,而桑叶不具有丝的一般特征。据此他推断:氮很可能是形成丝的一个重要原因。19世纪,瑞士人奥蒂

马斯用含氮的硝酸处理纤维,制成了硝酸纤维,抽出了丝。请回答:(1)人造丝的这个研究过程是以什么为开端的?试分析。(2)在研究中使用了哪几种科学方法?请说明其中一种逻辑方法的具体形式,写出公式并说明这种逻辑方法(同其他逻辑方法相比)的可靠性程度和创造性程度。

答:1.以提出科学问题为开端;2.使用的科学方法有:比较、求异法、实验方法。

5. 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在诊断脓胸病人时,想起幼年时做为酒商的父亲用手指上下敲击酒桶,从木制酒桶发出的声音了解桶内是否有酒、有多少酒。于是他认为,既然敲击密闭的木桶可知道桶内酒的多少,那么,敲击密闭的胸腔不也可以知道所积脓水的情况吗?经过反复的观察、试验,他终于发明了“叩诊”法。请回答:(1)该医生的发明应用了哪种逻辑方法?为什么?写出逻辑公式。(2)就该逻辑方法的可靠性与创造性方面作一简述?

答:(1)类比 是指在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比较,是根据两个类似的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或相同,从而推论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在对酒桶和胸腔这两个结构属性相似的对象的研究中发现敲击酒桶可以知道桶内酒的多少,所以推论叩击病人胸腔也可以知道积脓的多少。

公式:简单并存类比 A对象属性中的a、b、c和d有并存关系 B对象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可能并存有属性d’

(2)类比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更广阔范围内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异中见同,同中见异,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但类比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由于类比推理仅仅利用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忽视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加之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不一定都是本质上的相似,因而类比诊断所得出的拟诊意见具有或然性。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找相似同时找差异 2.选典型病例类比 3.类比的属性必须是反映事物必然联第的本质属性。

6.微生物学家科赫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他家乡牛群中的一种奇怪的疾病,这种疾病因使牛的血液呈现出煤炭一样的紫褐色粘稠状态而称为“炭疽病”。科赫发现,与病牛接触过的健康牛很容易感染上炭疽病,走过埋葬病牛草地的健康牛也会感染炭疽病,科赫后来将病牛的血液注射到健康牛身上,也使健康牛患上了炭疽病。科赫由此确定,炭疽病是有病牛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并潜心研究该病的原因,终于发现了导致炭疽病的细菌。 (又如:发霉食物?动物致癌死亡原因)请回答:科赫运用了什么方法?并说明如何才能保证运用该方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答:归纳法之求同法。如果某一现象出现在几种不同的场合,而这些场合时只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就可以推断这个相同的条件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公式: 场合 情况 结果 1 ABCD e 2 ABC e 3 ABEF e

4 ADF e 所以,因素A有可能是结果e的原因

避免以下情况:1.将某种假象特别是多次出现的假象误认为是某些现象的原因;2.对多因一果的现象只注意到其中一种原因而贸然得出结论说是唯一原因。

7.有一天,林医生的诊所来了一位烦躁不安的老年“病人”,它同时拿了两份有关卫生健康方面的报纸,向医生请教该如何睡觉。原来,其中一份报纸上说,东西向睡不好,而另一份报纸上则说,南北向睡觉不好。请回答:(1)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如何睡觉”进行回答?(2)从科技观的角度,上面短文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做出评价。

答:(1)科学假说就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提出的假定性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包括推理规则);进行猜测;形成预见。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的特征。科学假说可能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1.被证实而上升成为理论。2.与新事实不完全相符或出现了新的逻辑困难,需要进行部分修改、补充、完美。3.被新的事实证伪,公认的错误的假说。4.有时对同一事实会产生两个以上不同的假说并存的现象。 关于身体切割不切割磁力线的问题,虽然有其科学性,但因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存在易变性,且其只是一种假定性,是一种猜测,至于哪种说法对,还需被证实而上升为理论才能对现象有指导意义。

(2)从科技观的角度,说明了要认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的重要性。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关于事物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知识。而伪科学则打着科学的旗号,并没有对事物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处理,只是通过简单的直接的联想就得出结论,未经实验检验,甚至有些理论是唯心主义的改头换面。该短文上两份报纸的报道没有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处理,更没有经过实践考验就作出指导的结论是一种伪科学。

8.长途海上运行,船搁浅,很多水手得坏血病,得病的都是外国人,中国人不得?喝茶了。 答:归纳法之求异法:如果某种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在这两个场合只有某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条件就是这种现象的原因。

公式: 场合 情况 结果

1 ABC e

2 BC -- 所以,因素A有可能是结果e的原因

注意:1.要弄清楚两个场合的不同情况是否只有一个。2.要弄清楚两个场合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研究对象的部分原因还是整个原因。

9.中国古代比较穷的年代—夜盲症。调查得病人都是穷人,富人中没有得病的。推断穷人没有肉吃,富人有肉吃—让病人吃肉,结果病好了,吃肝脏效果更好。 答:归纳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如果在被研究的现象存在的几个场合中,都有一个共同的

条件存在,而在被研究的现象不存在的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共同的条件存在,那么这个条件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就有因果联系。

公式: 场合 情况 结果 1 ABCD e

2 AEFG e 正事例组 3 AHIJ e 1 BCD --

2 EFG -- 反事例组 3 HIJ -- 所以,因素A有可能是结果e的原因

注意:1.考察的正负事例越多,结论的可靠度就越大,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2.反事例中的事例与正事例中的事例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可信度越高。

10.有人用钢铁外涂漆的方法抗氧化。请回答:(1)用逆向思维想一想其它方法。(2)钢铁的定义。

答:让钢铁接受富氧化物质的作用,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锈类物质,阻止钢铁进一步生锈。

1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请回答:⑴ 上述引文包含了那一种逻辑方法?写出逻辑公式。⑵ 从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上述方法的可靠性与创造性如何?

答:演绎法。

⑴ 演绎推理揭示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把某个领域的科学知识系统地结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从而构成科学的解释性的基础。⑵ 演绎推理不但是科学解释的基础,而且是作为科学预见的手段。

演绎的局限在于推理的结论要受前提的制约。

五.论述题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请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结合所学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和认识。 2.学习辩证法的意义?

答:(1)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哲学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

(2)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发展自然科学的需要。

(3)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需要。

3.人与自然的关系?P60-68

4.评价人类中心主义?P62

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理解和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人需要,有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第一,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发展空间具有全球性;第二,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时间具有持久性;第三,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是指经济、生态、社会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第四,所包含的一个全新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发展。第五,可持续发展迫使当代人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不仅要遵循人类已经发现的经济发展规律,更要遵循生态自然演化规律,按照物质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共存互生等规律,重建人类与自然之间循环制衡、生态经济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

6.联系医学实际,医学人才具有什么样的能力?P104-110

7.类比与移植?P176-179

8.试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