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12b46410a6f524cdbf8570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第一节、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1. 信息组织 :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

标引、处理,使其有序化并以适当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2. 信息组织的目的:是根据使用需要建立起信息资源收藏系统和检索工具,以便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一种为

了检索利用的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序化组织的活动,它是与信息检索活动密切联系的。 3. 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信息资源:通常指一切以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只是比较而言,更侧重于对新型媒体形式的强调。(可以是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也可以是网络上的电子资源) 4. 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有什么关系?

(1)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和有序化信息系统之后,才能准确有效查找相关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则是信息组织出发点与归宿,用户的检索需要是组织信息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信息组织的形式和检索途径 1.文献组织的基本排列方式:

一般有两种基本排列方式,其一为:(固定排列法) 和(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 (固定排列法,如档案、博物馆的收藏、光盘、录音带、缩微品。 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如图书、期刊等 )

2.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 3. 按照标识特征,检索工具可以分哪两种基本类型?

(1)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形式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以信息资源形式特征为标识检索途径。常见的信息资源形式特征有责任者名(即作者和与资源形成相关的人或机构,如译者、改编者、修订者等)、题名、机构名、标准书号、专利号、文献登录号(或顺序号)等。

(2)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4.按照系统中所用的标识是否进行控制,检索工具可以分为(受控检索系统)与(自然语言检索系统)。 5.按照系统中标识组配的特点,检索系统可以分为(先组式和后组式两种)。

6.检索工具还可以按照采用的形式,分为卡片式、书本式、缩微式、电子方式等。

第三节.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和研究内容

1. 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 2.知识组织系统:知识组织系统通常指经过组织的知识结构表达的工具,它试图包含组织信息和促进知识管理的各种类型的词表,其范围从传统的地名表、同义表,到新型的知识组织工具。 3.信息处理的基本做法:(领会)

1)描述信息资源。以便识别与确认它,主要方法是著录、编写题录和资源形式特征的描述; 2)浓缩信息资源内容。主要方法是编写内容提要或文摘,供用户了解、选择和判断信息资源;

3)提供检索点。主要方法是确定特定资源的标索特征(或标识)与可检信息。信息资源的检索点有代表其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的各种标识,如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或关键词等 4.信息组织活动的内容:(领会) 信息组织活动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1)信息组织的操作。指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标引、并将其组织进相应系统的过程。 (2)信息资源的组织规范。这是根据信息组织的需要,按照信息资源的特点预先确定的规则和方法系统,是进行信息组织操作的依据。

第二章 信息组织原理 第一节 对信息组织的要求

1、信息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检索和利用。一般认为下述因素是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1)检全率(2)检准率(3)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4)系统的易用性(5)检索的成本效益

1

1. 检全率:检全率亦称查全率、命中率,是指一次检索中检出的与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数量占系统中所有与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数量的比例,

检全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量/系统中相关信息资源总量子数×100%

2. 检准率;检准率亦称查准率、相关率,是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的数量,占检出的全部信息资源数量的比例。

检准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数/检出的信息资源总数×100% 3. 简述对信息组织的要求。(领会)

(3)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检索速度是指用户从实施检索到得到结果化费的时间,它是衡量系统检索速度与使用效果的重要参数。它与系统响应检索的能力、检全率、检准率、资源组织的全理性等因素有关。系统的及时性是指检索工具处理信息和提供信息所用时间较短,能快速纳入、处理和提供信息。

(4)系统易用性。是指标引人员使用检索系统描述、标引资源是否方便和易用;用户使用系统的简易性、方便性与获取信息的容易程度。系统易用性是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决定系统设计改进和发展方向。

(5)检索的成本效益。是指检索系统的成本和效益之比。检索成本包括系统设备费、标引处理费、检索运行费;检索效益指检索系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检索系统是低成本高效益的系统。

4描述控制:描述记录一般概要记录下一资源各种基本特征的数据,可以以浓缩的方式集中反映资源的特征和内容。 (1)描述项目的控制:根据资源特点选择具有组织和揭示价值的资源特征作为描述的项目。描述项目应该充分反映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数据。

(2)描述文字的控制:规定描述信息资源时所采用的文字,应当准确、精炼、统一、规范。

(3)描述级别的控制:规定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的详略程度。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和需求、信息资源的特点、设备条件加以确定。

(4)描述格式的控制:包括各种描述项目的次序、描述的标识、描述项目的表达形式等。对此做统一规定的目的是方便不同类型信息系统之间的交流。

第二节 信息组织中的控制与规范 1. 句法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句法控制是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词造句规则,对检索词的组合方式做出的规定。常见的句法措施有确定引用次序、使用辅助符号和句式转换。

(1)引用次序,是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在分类法中引用次序是指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先后次序或各主题分面在组配时的先后次序;在主题法中是指字顺检索系统中主标题与各级子标题组合的次序。 (2)辅助符号,是揭示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意义、进行检索操作的符号。常见的有:

关系符号:是一种用于揭示词语组配中形成的关系类型的符号,通过对组配中关系类型的表达,对标引词进行控制,说明组配性质并有一定的排序功能。

联系符号:是一种揭示同一文献主题之间联系强度的符号,可以防止主题词之间出现误组配。

职能符号:是一种表示主题标识在组配中的句法职能的符号,可以明确一个标识串(句子)中各主题因素的施动-受动作用,明确法含义,提高检准率。

(3)句式转换,是为了使检索句子各个有意义的词素能成为检索入口字,通过对语句中词语位置的变动来增加检索点。常见的有:

轮排转换,将检索语句中每个有意义的词依次排在检索入口,其他词在保持相对位置的情况下移动。 链式转换,以逐次折卸句子链环的方法,将每个有检索意义的的词语依次排在检索入口。

分析转换,在一个检索词句中,每次抽取少量的词组配成标题,依次把每个有检索意义的词排在检索位置上。 2. 词汇控制的范围是什么? (领会)

词汇控制:即根据标引和检索的需要,对自然语言中的的词汇进行优选、规范、揭示相关性的过程。 (2)词汇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

同义控制:是对字面形式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词进行控制,使检索系统中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表达。包括对同义词、准同义词及部分专指词与泛指词进行的控制。同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几个词中选取一个作为规范词,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建立用代参照,便于用户从非规范词找到规范词。同义控制的作用是可以克服一义多词的自然语言现象,把相同内容或特征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如:自行车 代 脚踏车 单车

词义控制:是对同形异义词和语义含糊的词进行控制,使词义明确,一个词语只表示一个概念,以控制一词多义现象。词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词后加限义词,在词下增加含义注释和范围注释。 疲劳(生理);疲劳(心理)

2

词间关系控制:是揭示词汇之间的等级、等同、相关关系,使之成为语义相关的系统。在主题法中词间关系控制采用设置参照、倒置标题、主标题-副标题以及编制词汇索引系统,如词族索引、范畴索引、轮排索引等。分类语言主要通过类目体系显示词语间的从属、并列、相关关系,用类目参照显示语词概念的横向联系。 3.相关因素控制的主要内容(领会)

常用的相关控制包括引用关系、链接关系和用户需求等。

①引用关系:这是科学文献中通过相互引用建立的一种关系,通过它,可以根据相互引证关系,提示文献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②链接关系:是基于超文本链接技术建立的对象之间的联系。 ③用户需求:信息组织是为用户服务的,因此用户的检索需求是信息组织的目标和判断信息组织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节 规范控制的依据 1. 概念之间的关系类型。

①同一关系:“自行车” 与 “脚踏车”、“电子计算机” 与 “电脑”。 ②包含关系:“哺乳动物” 与 “熊猫”、“图书馆” 与 “公共图书馆”。 ③交叉关系:“妇女” 与 “科学家”、“中等教育” 与 “业余教育”。 ④矛盾关系: “核国家” 与 “非核国家”。两者之和等于上位概念“国家”。 “脊椎动物” 与 “无脊椎动物”

⑤反对关系: 中医学 与 西医学 。两者之和小于上位概念“医学”。

“无产阶级” 与“资产阶级”、“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

⑥并列关系:“人造棉”与 “锦纶”、“维纶”、“腈纶”

2. 知识分类:根据知识组织的不同对象和层次,现有的知识组织体系包括:科学分类体系、学科分类体系、事物分

类体系、行业分类体系等。(见P24-25页表) 3. 阐述文献保证原则和用户保证原则。

文献保证原则:亦称文献根据,指信息资源组织应根据信息资源类型、数量等因素进行相应控制。信息检索系统处理的对象是各种类型信息资源,因此要有效进行信息描述及主题内容的组织和提示,离不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以及分布状况等的了解。信息资源的数量、特点,往往是影响检索语言详略程序、确定类目或标识设置的重要依据。 用户保证原则:指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描述控制和词汇控制。检索系统是为用户服务的,各种控制和组织措施如不符合用户的检索要求和使用习惯,必然会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对信息检索系统在进行规范控制时,应当有意识地从用户的使用需要出发。

4. 信息资源组织对分类的借鉴。

信息资源组织以知识分类为基础,可以较好的揭示各个领域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及时反映各知识领域的进展。可以包括多种层次和方面,如:

①作为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用于建立合理的信息组织的结构。 ②作为基础类目门类的设置依据。 ③作为主题系统中范畴处理的依据。 ④作为专门领域下具体类目的设置依据。

⑤作为类目之间关系、词间关系处理的依据等。

第三章 信息描述 第一节、信息描述的含义

1. 信息描述的信含义: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

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2.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其作用主要包括:

①识别:确认并对要进行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个别化描述,使用户能识别该组织的资源对象。 ②定位:提供信息资源位置的信息,以便供用户访问时使用。

③检索,通过在描述数据中提供检索点,方便用户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④选择,通过记录信息资源的各种特征,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选择。 3. 信息描述的主要标准:

① ISBD是《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的英文缩写,由国际图联(IFLA)1969年制定的供各类信息资源描述用的国

3

际标准。

②《文献著录总则》我国于1983年7月发表的全国文献著录总则。

③DC:是都柏林元素集的简称,1995年3月在美国小镇都柏林创建的元数据描述方法,是对网络资源描述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标准。

第二节 信息资源描述项目、标识和描述级次

1. 信息描述项目:亦称著录项目,是用以揭示文献内容和特征的记录事项。 2. 基本描述项目的内容: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目,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式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都柏林核心集》分15个大项:

题名;创作者;主题;描述;出版者;参与者;日期;资源类型;格式;资源标识;来源;语言;关联;覆盖范围;权限管理。

3. 掌握文献著录格式,描述各项目内容:如下图: 图:文献著录格式

正题名:说明题名文字/第一责任者;其他责任者.—版次及其他版本形式/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出版发行地:出版者或发行者,出版发行日期(印制地:印刷者,印刷日期) 页数或卷(册)数:图;尺寸或开本+附件.—(丛书名/编者,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丛编编号.附属丛编) 附注 国际标准书号(装订):价格 提要 Ⅰ.书名 Ⅱ. 责任者 Ⅲ.主题 Ⅳ.分类号 4. 著录详略级次(参见P41图3-3,图3-4,图3-5)

简要级次:仅记录主要项目的级次,一般为小型文献单位; 基本级次:记录主要项目的同时,记录部分选择项目。最常见

详细级次:记录主要项目和全部选择项目上。适合国家书或集中编目使用。

描述信息源:又称著录信息源、著录根据,指进行信息资源描述时描述信息的来源和出处。

第三节 检索点和规范文档

1. 检索点是指检索信息资源使用的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等供检索使用的各种数据。 2. 标目的含义及作用。

标目即手检系统中的检索点,是记录中用来作为排检依据的资特征。 标目有两个作用:

① 作为排检的依据,确定一款目在检索系统中的位置,供检索查找。 ② 决定款目的性质,供组织相应检索工具使用。 3. 参照法的含义和类型。

参照法是指引用户从检索工具中的一个标目或款目去查找另一个标目或款目的方法,其作用是指引检索系统中检索对象之间的联系,说明检索系统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分为:

①单纯参照,又称直接参照,从不用作标目的标识去查找用作标目的标识。

②相关参照,又称兼互参照,从一个使用的标目去参考另一条或几条相关标目的参考。 ③一般参照,又称普通参照,是提供关于一定编目事项的说明,介绍用户使用系统的方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