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17294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1

精选资料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可修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