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爱跳舞的原因探究之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男孩不爱跳舞的原因探究之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2a482abb68a98271fefaf2

[摘 要]当前,男性幼儿对舞蹈活动存在较为严重的兴趣缺失。男性幼儿舞蹈兴趣缺失存在表层与深层原因,他们在舞蹈动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偏好与审美表现特征,需要采用顺应幼儿性别天性、与幼儿学习特征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策略,以焕发他们的舞蹈热情,提高其动作审美表现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男性幼儿;舞蹈;兴趣缺失;动作审美表现

不少幼儿园教师反映:男性幼儿对舞蹈普遍不感兴趣,舞蹈动作发展水平较女孩明显偏低,舞蹈活动中经常缺乏热情或随意跑动。男性幼儿舞蹈兴趣缺失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还是别有原因?他们在动作偏好、动作创意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的发展有哪些独特的性别特征?教师应怎样根据男性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施以针对性的教育以焕发男孩的舞蹈热情与审美能力?为此,我们运用访问法、观察实验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福建省部分音乐教育课题园进行追踪研究,以期对男性幼儿舞蹈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其动作偏好、审美表现等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并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一、男性幼儿舞蹈兴趣缺失的表层与深层原因

通过对调查中不喜欢舞蹈的男孩进行访问,我们初步了解到他们不喜欢舞蹈的原因:

1.缺乏舞蹈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约有37%的受访幼儿自己舞蹈动作表现水平低、缺乏舞蹈能力,他们对自己不喜欢舞蹈的行为进行解释的前五项原因依次是:“我跳舞的动作很难看”“我动作不够优美”“我跳舞的动作很僵硬”“我跳舞的动作很恐怖”“我手指不够灵巧”。显然,这些自评很多缘自于成人对他们舞蹈的评价。

2.对幼儿园开展的舞蹈活动缺乏兴趣。在访问中,约有31.6%的受访幼儿表示“舞蹈不好玩”“跟着老师跳来跳去太累了”“我讨厌上舞蹈课”等等。 3.源自于成人的影响。约有13.2%的男性幼儿解释自己不喜欢跳舞的原因依次是:“爸爸说跳舞是女孩子的事情”“男孩子学跳舞没出息”“男孩子不要学跳舞”。可见,源自于成人的影响,一些男性幼儿对舞蹈活动心存偏见。 为了深层次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幼儿在舞蹈中的表现进行了认真观察与记录。以下所提供的是某幼儿园同一个大班在同一学期两次舞蹈活动的片断实录。透过这些镜头,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导致男性幼儿缺乏舞蹈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舞蹈缺乏兴趣等现象的背后,还有着其他的深层原因。

实录l:在一次新疆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认真地逐一示范并指导幼儿学习手腕转动、垫步、双托掌、托帽位等基本动作。70%左右的女孩非常认真地学习,而认真学习的男孩不到26%,不少男孩,他们拙笨地转动着手腕,非常勉强地跳着,教师稍不留神,这些孩子马上趁机到处跑来跑去。30分钟的教

学中,不时可以听见教师对这些男孩进行有关遵守纪律、注意动作的优美等方面的提醒。

实录2:这是一次生活化的舞蹈创编活动,教师在启发幼儿回忆“跷跷板”的游戏中跷跷板的造型以及玩跷跷板的感受后,引导幼儿先用身体创造性地表现跷跷板,之后引导幼儿俩俩合作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表现。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兴趣盎然,男孩的兴趣一点不亚于女孩,只是动作的幅度明显大于女孩,并且表现出明显区别于女孩的独特动作造型,其动作表现的审美创造力明显强于女性幼儿。

看来,男孩对舞蹈有其独特的性别偏好,对于符合其兴趣偏好的舞蹈内容,他们的兴趣与女孩无异,而对于那些不符合其兴趣与动作表现特征的舞蹈内容,他们的审美情感与动作表现力等大大低于女孩。在近3年的下园观察与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男孩对于那些兰花指、手腕转动、垫步等柔性十足的舞蹈动作感到学习困难,甚至还有些讨厌。

可见,男性幼儿对舞蹈并非真的兴趣缺失,他们更多的是不喜欢那种教学方式单调且注重舞蹈技艺的表现型舞蹈,而对于那些称之为“听音乐玩游戏”的可允许幼儿自由表现自己情感与想像的自娱性舞蹈活动,男性幼儿则兴趣盎然,并表现出很强的审美表现力与创造力。

2004年底对福建省206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约有23%的受访者尚未意识到男女幼儿动作表现方式所存在的差异,5 l%的受访者尚未意识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需要为男女幼儿提供不同的舞蹈动作图式并施以不同的启发引导,8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男性幼儿的动作学习方式与动作表现特征缺乏了解,并期待获得相关指导。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无论是教育界或是家长现在都已经认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延续。在我国,教育幼儿已成为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