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考前复习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道路勘测设计考前复习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4940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0

(2)坐标法

1 A?2?(xiyi?1?xi?1yi)

i?1n精度较高,方法较繁,适用于计算机。坐标原点随定。 土石方调配的一般要求 1)先横后纵。

2)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 3)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

4)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

5)不同性质的土石方应分别调配,以做到分层填筑。可以以石代土,但不能以土代石。 6)回头曲线部分应先作上下线调配。

7)土石方工程集中的路段,可单独进行调配。

19、城市道路一二三四板块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各是什么?城市道路规划技术指标有哪些? 20、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的布线要点? 沿溪线布线要点

1)解决好路线与水的关系是沿溪线布局的关键。

2)平面主要是解决择岸、跨河问题,纵面主要是解决线位的高低问题。 越岭线布线要点

克服高差是越岭线的关键。因此,在布线时,应以纵面为主导安排路线,结合平面线形和路基的横向布置进行。

越岭线布线要点:如何处理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展线布局三个问题。 山脊线布线要点 1)控制垭口选择 2)侧坡选择

3)试坡布线 ① 垭口间平均纵坡不超过规定 ② 垭口间有支脉相隔 ③ 垭口间平均纵坡超过规定时 21、越岭线哑口选择考虑的因素是什么?越岭线展线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各是什么?

因素:① 垭口的高低。② 垭口的位置。 ③ 垭口两侧地形和地质条件。④ 垭口的地质条件。 展线基本形式和特点:

1)自然展线 是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当山坡平缓、地质稳定时,路线利用有利地形以小于或等于平均纵坡(5~5.5%)均匀升坡展线至垭口 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

9

由度不大。

优点是走向符合路线基本方向,行程与升降统一,路线最短。与回头展线相比,线形简单,技术指标一般也较高,路线不重叠,对行车、施工、养护均有利。

缺点是避让艰巨工程或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只有调整坡度这一途径。

2)回头展线 当控制点间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线无法取得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或因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不宜采用自然展线时,路线可利用有利地形设置回头曲线进行展线。路线沿溪至岭脚,然后利用平缓山坡用回头曲线展线升坡至垭口。特点是:平曲线半径小,同一坡面上下线重叠,对施工、行车和养护都不利,但能在短距离内克服较大的高差,并且回头曲线布线灵活,利用有利地形避让艰巨工程和地质不良地段比较容易。 优点是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地形地址和地质和难点工程。缺点是在同一坡面上,上、下线重叠,尤其是靠近回头曲线前后的上、下线相距很近,对于行车、施工、养护均不利。 3)螺旋展线 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地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时,可采用螺旋展线。螺旋展线一般多在山脊利用山包盘旋,以旱桥或隧道跨线;也有的在峡谷内,路线就地迁回,利用建桥跨沟跨线 实际就是一种路线转角>360°的回头展线形式。特点是:路线利用有利的山包或山谷,在很短的平面距离内就能克服较大的高差。优点:路线舒顺,比回头曲线有更好的线形,纵坡较小,行车质量较好; 缺点:因需修建旱桥或隧道,工程费用较高。 螺旋展线可有上线桥跨和下线隧道两种方式。

2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哪四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方格网式路网

1)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2)优点是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3)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的状况。

4)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既形成方格对角线路网系统。

(2)放射环式路网

1)概念--放射环式路网城中心向四周引出若干条放射干道,并加上一个或几个环城干道组成。适用于大城市及特大城市 。

2)优点是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10

3)缺点是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如果在小范围采用放射环式路网。则可能形成许多不规则街坊,不利于建筑布置。

为了分散过于集中的市中心区交通,可布置两个以上的中心,亦可将某些放射干道布置于二环或三环上。

(3)自由式路网

1)概念--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部分山区城市采用这种路网 。

2)优点是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3)缺点是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 (4)混合式道路网

1)概念--混合式路网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将上述三种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形式,又称综合式路网。

2)特点--该结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较合理的形式,如能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则可以较好地组织城市交通。

23、断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测量过程中,因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量距计算错误,或在分段测量中由于假定起始里程而造成全线或全段里程不连续,以致影响路线实际长度时,统称为“断链”。 断链有“长链”与“短链”之分,当原路线桩号里程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叫“长链”。

原因:1计算和丈量发生错误造成的2 局部改线、分段测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24、实地选线与纸上选线的特点各是什么? 实地选线

优点:① 简便、切合实际;

② 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形、地物情况,作出的方案比较可靠; ③ 定线时一般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 缺点:① 野外工作量很大,体力劳动强度大; ② 野外测设工作受气候季节的影响大;

③ 由于实地视野的限制,地形、地貌、地物的局限性很大,使路线的整体布局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纸上选线

11

优点:① 野外工作量较小; ② 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

③ 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综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

的路线更为合理。

缺点:要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25、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面、调查组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选线组(1)任务 实地确定中线位置。包括:路线察看,布局方案,清障,定交点及转角并钉桩,选定R、Ls,确定大、中桥位,会同内业组进行纵坡设计等工作。

(2)分工及工作内容1)前点放坡插点2)中点穿线定点3)后点测角钉桩

导线测角组(1)任务 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测角及转角计算;测量交点间距;平曲线要素计算;导线磁方位角观测及复核;经纬仪视距测量;交点及转点桩固定;作分角桩;测定交点高程,设置临时水准点;协助中桩组敷设难度大的曲线等工作。

(2)分工及工作内容 导线测角组一般由四人组成,其中司仪一人,记录计算一人,插杆跑点一人,固桩一人。

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2)测角与计算3)平距与高程测量 4)作分角桩5)方位角观测与校核6)交点桩的保护和固定

中桩组(1)任务 根据选线组选定的交点位置、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或缓和曲线长度)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进行量距、钉桩、敷设曲线及桩号计算

(2)工作内容1)中线丈量2)中桩钉设3)写桩与钉桩4)断链及处理 中桩组1)中线丈量 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

2)中桩及桩距① 桩位:路线起点和终点桩,公里桩,百米桩,整桩、平曲线主点桩,转点桩,大中桥位桩以及隧道起点和终点桩,地形地物加桩等。

② 桩距:直线路段:平原微丘区为50m,山岭重丘区为20m。平曲线桩距,25m或20m。

3)断链处理① 定义:在测量过程中,因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量距计算错误,或在分段测量中由于假定起始里程而造成全线或全段里程不连续,以致影响路线实际长度时,统称为“断链”。② 断链有“长链”与“短链”之分,当原路线桩号里程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叫“长链”。

水平组(1)任务对中桩高程进行测量,设置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和施工提供高程资料。 (2)分工及工作内容 由6人组成,分基平和中平两个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