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煤业鱼卡公司矿建地质报告(正文)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青海煤业鱼卡公司矿建地质报告(正文)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614c41960590c69fc3764c

L?0.5KM3pKP (式4-6)

式中:L——煤柱留设的宽度,m; K——安全系数,一般取2-5; M——煤层厚度或采高,m; P——水头压力,MPa; Kp——煤的抗拉强度,MPa。 计算出防水煤岩柱留设宽度为38.8m。

2、在建井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1)对主要及永久巷道,各类硐室加强了喷浆封堵涌水点。 (2)采用了预埋导流管路疏导水源。

(3)加大探放水力度,对有突水危险地域,提前做好预测及排放水措施。

(4)对老窑进行严密观测,加强密闭管理,加大保护隔水煤柱的富余系数。

4.7 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根据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附录G之规定,鱼卡公司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于第二类。

根据主要煤层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

41

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边界的复杂程度,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附录G之规定,鱼卡公司勘探的复杂程度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综上分析,鱼卡公司的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二类一型。 1、划分依据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如下表。分类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表7-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表

类别 分类依据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42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量q/L·s-1·m-1 矿井及周边老 单位涌水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 受采掘破坏或影受采掘破坏或影响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是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泄水条件差 响的孔隙、裂隙、的孔隙、裂隙、岩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 溶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 q≤0.1 0.1<q≤1.0 1.0<q≤5.0 q>5.0 存在少量老空积无老空积水 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 Q1≤180 (西北地区Q1≤180<Q1≤600 (西北地区 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 600<Q1≤2100 (西北地区1800<存在大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 空水分布状况 Q1>2100 (西北地区Q1>1200) Q2>3000 (西北地区Q2>2100) 矿井涌水量/m3·h-1 正常Q1 最大Q2 90 ) Q2≤300 (西北地区Q2≤210) 90<Q1≤180) 300<Q2≤1200 (西北地区 210<Q2≤600) Q3≤600 矿井偶有突水,采Q1≤1200) 1200<Q2≤3000(西北地区600<Q2≤2100) 600<Q3≤1800 矿井时有突水,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 防治水工程量较大,难度较高 突水量Q3/m3·h-1 无 Q3>1800 矿井突水频繁,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严重威胁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 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 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防治水工作简单 防治水工作简单或易于进行 防治水工程量大,难度高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通过前面对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的详细论述,本矿井煤层基本一致,结合矿井基建计划布置安排,综合各单项条件所确定的类别,本矿井各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确定为简单,详见下表。

表7-2 5、6、7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表

分类依据 条件说明 类别 43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 件 3、M5煤层顶板含水层:该含水层区内广泛分布,位于M5煤层顶板,Y17号孔所见其埋深为140m左右,岩性由粗粒砂岩,细粒砂岩等组成,裂隙节理较发育,成分以石英为主,分选胶结均较好,层厚15m左右,为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性相对较弱。 4、M7煤层顶、底板含水层:该含水层区内广泛分布,剖面上位于M7顶、底板,岩性以粗粒砂岩、含砾粗砂岩为主,裂隙节理发育,成分以石英为主,粗砂岩分选中等,遇水疏松。该层平均厚度50m,厚度由西向东变薄,据Y22号孔抽水结果表明,单位涌水量为0.012l/s.m,渗透系数(K)为0.024m/d,水位标高3157.42m,高出含水层6.37m,该含水层属承压裂隙含水层。 q 矿井及周边老 空水分布状况 矿井涌水量Q(m3/h) 突水量Q3(m3/h) Q3 =0 在走向长3000余米的开拓区内(包括探巷工程),每月对矿井水进行两次涌水量的观测及测算。观测方法采用堰测法及容积法。井巷实见涌水量为; (1)勘6线以西3150水平为渗水,渗水量较弱。在长度200m巷道的最大涌水量为每小时0.5 m3,渗水部位为煤7及煤7顶板,属裂隙导水,勘6线以东3150水平开采受水害 影响程度 无渗水现象。 简单 (2)3070水平全区有涌水,涌水部位为煤7及煤7顶板。3070水平全区总涌水量最大27.63m3/h。 (3)综合分析,由于煤7受褶曲构造的影响,裂隙较为发育致使。煤7顶板含水层导入使整个煤层含水丰富。褶曲构造不发育地带,煤层含水较弱,褶皱发育带含水等值。 防治水工作 难易程度 综合评定 合理配置排水系统,加强日常防治水管理和排水维护,保证矿井的正常排水;对塌陷区即时充填,减少降水入渗。 五项简单,一项中等 中等 Q(均) = 0.012 L/s.m 矿井及周边小煤矿其开采煤层、开采范围、开采方式较清楚,本井田及周边煤矿采空区、古空区、老小窑破坏区有一定积水,积水位置、范围及积水量较清楚。 正常涌水量Q1 =61<180 、最大涌水量Q2 = 84<300 简单 1、第四系坡、洪积潜水含水层:岩性为坡、洪积中细砾、角砾、砂、黄土等组成。 2、古近系含水层:岩性为紫红色砾岩,夹细砂及粉砂岩组成,成分以石英为主,砾石直径2-500mm,胶结差,厚度1-150m,水位埋深39.67m(Y19号钻孔),富水性相对较弱。据以往区域资料,脑儿河附近1192号孔孔深451m,含水层为砂岩,水头埋深10.4m,降深152.9m,涌水量1.3 m3/d,矿化度30g/L。 简单 简单 简单 简单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