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722e32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7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本册劳动课共14课,内容包括“打扫校园”、“手洗衣物”、“缝沙包”、“洗餐具”等,打扫校园主要是会选用不同的工具打扫校园内不同的场所;手洗衣物主要是了解衣物标签上的相关信息,能够辨别衣物面料的材质及洗涤方式;缝沙包只要是学习沙包缝制的方法及各种针法的学习;洗餐具是区分清洁工具和用不同的清洁工作清洁不同的餐具等。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有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制作能力比较强。但部分学生劳动积极性不强,劳动技能不高,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对他们应加强指导和教育。 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1.《打扫校园》

教学目标:

学会打扫校园卫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打扫卫生,面对不同的土质应该如何清理干净,各种地面的清理标准是什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具学具:铁锨、笤帚、抹布等卫生工具。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整洁优美的校园,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想想看,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下学习,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情啊!作为我们小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二、讨论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小组讨论一下下面这两个问题: 打扫校园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打扫校园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要求:结论要尽量全面细致,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和全班同学交流结果。讨论时间为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