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分析(有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不良事件分析(有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b6058089eb172ded63b7e1

2014年第一季度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为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的利益,医院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2年版)》要求,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意识和积极性,现将2014年第一季度各科室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2014年第一季度我院共上报不良事件23件,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共有36个,12个科室有不良事件上报。其中产房1件,放射科1件,外三科1件,儿科5件,内一科4件,CT室1件,神经内二科2件,内二科1件,产科3件,外四科2件,妇科1件,神经内一科1件。

其中重大事件2件,一般事件21件。

按事件发生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

1

潜在不良事件:1.内一科脑梗死患者吸氧时氧气中断。

2.妇科稽留流产病人插管后流血病人未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轻度伤害:1.外三科股骨头置换导致股骨劈裂 2.儿科患儿输液出现2例输液反应

3.内一科糖尿病患者医嘱停止护士仍执行医嘱 4.外四科乳癌术后患者发卡压伤枕部 5.儿科肺炎患者意外跌倒 6.产科产妇经阴分娩出现头皮血肿

中度伤害:产科产妇出现胎心变缓,未及时决定分娩方式 极重度伤害:1.儿科病人未请假回见突然出现窒息导致死亡;

2.神经内二科病人做肠镜检查前回家口服硫酸镁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一、我院出现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科室对制度执行情况管理不严,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患者处置不仔细,观察不到位。如:发卡压伤枕部,医嘱停止但护士仍执行医嘱,流产病人插管后流血医师未及时发现。

2.医务人员对病情估计不足,如:外三科股骨劈裂,产科经阴分娩出现头皮血肿,胎心变缓未及时决定分娩方式,儿科病人及神经内二科患者出现死亡。 3.医院对应急预案处理不到位,如:氧气停止,患者跌倒。

4.医务人员与患者缺乏沟通,没有很好执行知情同意签署制度,如两位死亡患者,都未签署请假条私自回家。

2

5.部分科室不良事件上报仍较少,不符合实际;考虑系部分科室医疗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落实不严格,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缺乏理解。

6.药房仍无因核对制度未严格执行而发错药事件上报,可能系事件未有发生,也有可能科室人员未落实上报制度。

二、大部分科室没有不良事件上报,原因分析: 科室因素 对不良事件认识存在误 领导重视程度低 责任心不强 上报意识欠缺 个人因素 对不良事件认识不足 医疗 不良 事件 上报 率低 无科室人员培训 担心引发纠纷 对病情评估不足 医患沟通欠缺 重视程度不足 应急预案处理不到位 欠缺相关激励政策 培训不到位 其他因素 管理因素 奖惩措施不到位 整改措施:

1.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责任心,对患者要严格观察.

2.护士严格按照查对制度执行,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3.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对患者病情要认真评估,制定出详细的治疗计划。

4.对各种应急预案加强学习,掌握其处理流程。

5.继续加强对医疗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的培训及宣传,监督职能部门执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无责制度,落实鼓励医疗人员主动上报

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奖励制度。

6.职能部门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分级等方面的培训。 7.继续开展对医疗人员的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培训。

8.继续加强医疗人员“三基、三严”学习,提高医疗人员技术及检查水平;加强医疗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9.加强后勤设施、设备维护的监督、管理。

10.对上半年发生不良事件较多的几个科室,重点加强督导及检查。

我院鼓励医疗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定期进行汇总、分析,了解我院诊疗活动中的薄弱环节,针对上报不良事件的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管理,切实降低各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确保病人安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