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da40c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3f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1)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周 总 1 课时 主备人: 赵斯宝 教 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第3页“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一、 先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每人分几枝 2 3 4 5 6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复备栏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1) 表(2)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每人分几枝 2 5 5 2 3 4 6 分给几人 3 2 1 还剩几枝 1 2 4 (3)写算式: ①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5=2(人)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②观察表 (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 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 ③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书。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 ④观察比较: 10÷5=2、10÷3=3……1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4) 谈话: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反馈交流:10÷4=2(人)……2(枝) 10÷6=1(人)……4(枝) (5)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出示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13÷4、14÷4……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几?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1题:让学生各自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余数除法求商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第3题: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读一读,再说说每题的商和余数各是什么? 4、第4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一说,说父母听。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1页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 10÷2=5(人) 10÷3 =3(人)……1(根) 余数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2)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周 总 2 课时 主备人: 赵斯宝 教 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3,第5页“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桃子贴图,圆片 教学流程: 一、先学探究 : 1、出示挂图: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序号。 2、谈话: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考考老师? 3、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如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列算式:( )÷( )=( ) … … … ( )数 ( )数 ( ) 你能尝试列出这道除法算式的竖式吗? 仔细观察老师写的除法竖式,找一找被除数、除数和商。 复备栏 3412120 看了这道除法竖式,你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2)出示例题:如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先圈一圈,再把算式填写完整。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2÷5=)等于多少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分一分、算一算……) (2)鼓励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①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提问:分的结果怎样?(放了2盘,还剩2个。) 剩下的2个桃,还能继续分吗?(剩下的2个桃,不能再分) 讲述:12个桃,每盘放5个,分的结果是“放了2盘,还剩2个”。 如果是22个桃、32个桃、42个桃,甚至更多的桃每盘放5个呢?难道我们也用圆片代替桃来这么分吗?有别的方法吗? ②列竖式算一算。 谈话:笔算12÷5竖式该怎样列,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指名学生说老师写。 提问:12÷5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在交流汇报。 想法一:12个桃,每盘放5个,放了2盘,所以商是2。 想法二:商2,二五一十,10比12小,商2;三五十五,15比12大,所以商2。 想法三:二五一十,2和5相乘的积最接近12,又小于12,所以商2。 想法四: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2。 提问:12的下面该写几,为什么?“10”表示什么? 12个减去分掉的10个,还剩下几个?所以横线下面写几?这个“2”表示什么? (表示剩下的2个,这个2就是余数) 提问:谁能说出横式的计算结果? 在上面的谈话过程中逐步完成板书。 (4)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1——5,重点引导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第1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小棒操作,联系操作过程和结果计算相应的式题,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求商方法的理解。 2、第2题: 有余数除法与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对比练习。通过计算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练习和区别,更好地掌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过程和书写规范。 3、第3题: 是有余数除法求商方法的专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应用有余数除法,尝试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5、第5题:25个气球,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 ,用竖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2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