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理论(00319)第一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行政组织理论(00319)第一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e243e976a20029bd642d9b

简述狭义的行政组织的内涵和地位及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一、狭义的行政组织的内涵: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二、狭义的行政组织的地位: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其管辖的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团体。

三、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和行政职能的发挥都是由行政组织来进行的。

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组织与人员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两个基本支点,二者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基本框架。但相对于人员而言,组织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是管理活动更为基本的支点,它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和能量的物质基础。

分析我国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我国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 一、物质要素。

1、人员。在行政组织的物质性要素方面,首先是人。行政组织是由各种不同专业、水平、年龄的人按照行政组织目标、职能组合起来的。

2、经费。行政组织要开展活动离不开经费。离开了经费,行政组织就会陷于瘫痪,组织的各项活动就无法开展。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行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3、物资设备。即行政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术设备、工具,所必须耗费的各类材料和能源,它们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精神要素。

1、目标。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 2、权责结构。权责结构指的是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它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权责关系的安排,是构成组织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状况如何,对于能否稳定组织的各种内在因素,能否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简述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 一、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 1、静态的组织结构。

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它是由按照职能目标分工、权力指挥关系、责任归属、工作程序设置的各个层级、各类部门、各个职位等所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体系。其中,职位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元素和细胞,职能目标是职位配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在表现。 2、动态的组织过程。

从动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就是一个把人、财、物、时间、信息、知识、

环境等因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联系和配置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 3、生态的组织环境。

从行政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来看,行政组织是处于外在社会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

4、心态的组织意识。

行政组织的成员对组织目标和组织内部权责关系的认识,以及他们在相互交往和思想沟通过程中的感知状况,形成了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团体意识。 二、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1、阶级性。归根到底,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利益是行政组织各项权力的渊源,行政组织建立及运行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 2、社会性。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阶级性是其核心。

3、权威性。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在行政组织的权责范围内,不允许其他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与之相抗衡。对于不服从者,要用法律和政纪进行制裁和惩戒。

4、法治性。法治性是行政组织权威性的基础,离开了法治,违背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政组织就不能真正维护其权威性。

5、系统性。行政组织是依法设置的,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权力结构所组成的职责分明、协调有序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系统遍布全国各地。 6、主动性。这只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

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表现在哪几方面? 行政组织与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的区别: 一、管理对象不同。

1、企业、事业组织只是以本组织为管理对象;

2、群众团体只管辖本群团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有关事宜;

3、国家行政组织除管理自身组织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为自己的管理对象。

二、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1、企业组织以从事物质、非物质商品生产和流通为活动内容;

2、事业单位以从事非物质生产,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服务为主; 3、群团组织是为自己所联系的群众提供某些福利和一定的行为规范;

4、行政组织则为社会提供各种行为规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活动的依据不同。

1、企业组织主要以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和各种社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为自己活动的依据;

2、事业单位主要以自己所特有的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新闻、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运行规律为其活动依据;

3、群团组织以其自愿组合、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

4、行政组织则以国家权力运行规律为自己的活动依据,具体而言,就是以国家法律作为活动的依据和准绳,因为法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依法行政是行政组织的重要特点。 四、活动的目的不同。

1、企业组织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和营利,故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2、事业组织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精神财富,它既追求社会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中偏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3、群团组织在不妨碍全体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以追求群团组织所联系群众的利益为目的;

4、行政组织的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秩序和整个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它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简述行政组织的含义及其与立法、司法组织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行政组织功能的含义:

行政组织功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行政组织,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二、行政组织功能与立法、司法组织功能之间的关系:

1、行政组织的功能,是与立法组织、司法组织的功能相对而言的,是整个国家机器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2、行政组织功能的行使以立法机关的法律为出发点,对其负责,并受其指导和制约;以司法机关的强制力为后盾,并受其监督。

3、反过来,行政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行政组织在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自主确定其行为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功能活动,并制约和影响着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功能的实施程度。 简述我国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及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 一、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它最集中地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

2、经济功能。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组织经济建设,更成为行政组织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3、文化功能。主要有两大内容(1)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现阶段,我国政府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上。 4、社会功能

二、我国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 1、提供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既是对公民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也是对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保障。 (2)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两方面:

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四大类;社会救济体系,保证陷入困境的公民,都能够得到政府的救济和社会的帮助。 2、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 (1)克服机会的不均等。 (2)调节收入分配。

3、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过快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政府行政组织必须担负起责任,控制生育,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4、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政府行政组织必须通过直接控制、罚款和经济补贴等措施来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