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1f8af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b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能力目标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蓝色的。 学生2:美丽的。 学生3:圆形的。 学生4: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P2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直觉 臆想 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

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学生:……(教师对学生举出的现象及时做出评价,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探究)

教师: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

教师: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P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课堂活动2 记数字──了解地球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探讨明确了地球的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大小。

教师: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也可教师手绘版图来说明)

学生:读图,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提醒学生指图说明)

教师:提问(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增强感性认识): 1.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53倍)

2.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50小时) 教师:(补充)经过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75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比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地球并不是一个十分规则的球体。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课堂活动3 看模型──研究地球 教师:出示教学地球仪。

学生:观察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人一个地球仪,也可学生自备充气地球仪)。

教师: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的真实面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学生:回答,并由其他同学作补充。(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要点)

教师:我们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型的地球仪?(可布置学生课前调查) 教师: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地球仪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为下节课学习经纬线作知识铺垫)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课堂活动4 动动手──制作地球仪

教师: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同学们可自己制作简易的地球仪。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参照课本要求进行制作。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合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要领,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地球仪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师生评议评出制作地球仪的优胜组,进行表扬。并请优胜组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 课堂小结

我们拥有地球!地球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用具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 一、认识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与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二、经线和纬线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个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⑨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巩固

要求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

2.教师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教师点拨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1.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判定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

??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经度?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纬度?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1.说明判定方法:

<20° 东半球??

西半球经度?>160°

?~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20°

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

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巩固:指导学生绘制经纬网图,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等。

教学反思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