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归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466b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0

3、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大大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两宋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过程:

(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发展: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3、意义: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

1、过程:(1)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2)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制成了罗盘(指南针发明于北宋★★)。(3)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传播及影响: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影响和意义)。

火药:

1、过程:(1)、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3)、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2、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3、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概况: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表现:

陆路: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海路:(1)、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2)、元朝时,海外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13

3、意义: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拓展提升】

宋元时期科技先进的原因及特征。

原因: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元朝实现大一统,社会相对安定。 2、宋元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这一时期教育比较发达,各级学校制度比较完备,为培养人才起了良好的作用。 4、前代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经验。 5、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等。 特征:1、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领先于世界。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有很强的实用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以强化皇权。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一)在地方:

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行省,设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2、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二)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三)军事方面: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分散兵权,统归并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四)监察方面: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区分开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了东厂)。

(五)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

14

(六)立下“祖制”,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表现。

评价(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变化:1、明朝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文体格式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随意发挥。★★

影响:1、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八股文的危害) 2、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农业上: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1、纺织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2、制瓷业: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商品经济(商业):1、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2、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出发点:刘家港。 最远到达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成就: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评价(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15

原因:1、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2、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3、东南沿海地区倭患严重,遭到巨大破坏。

成就:1、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结果)。 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拓展提升】

郑和远航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当时明朝国力雄厚,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这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2)宋元以来,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指南针广泛使用,天文、地理知识不断积累,为郑和远航提供了科学技术条件。

(3)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精神、组织才能等是郑和下西洋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4)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国威,招徕各国前来朝贡,正是这种开放的对外政策,才有了郑和的远航壮举。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内容:《本草纲目》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 80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地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

内容:《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地位:《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简介:《农政全书》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

16